WH780——020
2022年1月18日 星期二 阴
举重若轻
说一段往事给你听,悲欢离合皆有情。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的这首词《清平乐会昌》写于长征即将开始之际,战事非常危急,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达到高峰时。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人)“ 三人团”领导,毛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挥毫泼墨,作词一首。从这首词中,你绝不会看到颓废消沉,只有伟人的豪迈乐观。
有人评价毛泽东“举重若轻”,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黄河决于顶而面不惊,这种伟人的气度,可谓天选之子,千古人龙,难怪他能在民族危亡之际,力挽狂澜。
我时常为自己的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举轻若重而汗颜,我也想拥有大胸怀,大格局,这么大的气度从何而来呢?必须不断读书,不断与先古圣贤对话,不断反思内省,包容万事万物。
“王老师,我们孩子上个月住院花了不少钱,想要报销,可是保险公司说我们没有参保,开学的时候不是交了100元的保险费吗?这是怎么回事?”一个家长的电话,让我心头一惊,赶紧打开去年的保险名单,果然没有她的名字,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她的确交保险费了,怎么会没有她的名字呢?
仔细揣摩,原来这个孩子是2020年11月份转到我们班的,2021年9月份,我们班的一个男生转走,我在上交保险名单的时候,直接交成2020年9月份的保险名单,忘了把转走的男生的信息换成转来的女孩的了,造成这么大的失误,太马虎了。
上班20年来,第一次造成如此严重的失误,心里惶恐不安,女孩的家长日夜在医院里陪护孩子,上班、吃饭、照顾弟弟,慌慌张张,咱帮不上人家什么忙,再不让人家报销,这叫什么事呀?听卢主任说,太迟了,已经无法补救,我心里的愧疚更甚。
突然,一个词语跳出来——举重若轻,每临大事有静气。是的,深呼吸,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凝神静气想办法,不就是区区的2000多元钱嘛,我掏了,虽然我并不富裕,但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花了钱,心态平和,大家愉快过年,何乐而不为呢?就这么办,于是,乌云密布,化作风轻云淡。
其实,愿意用这样的办法解决问题,来自我的学生家长的启示。在我去信阳学习期间,三个孩子疯跑,不小心撞伤了小包,对方提出了1万元的巨额赔偿,家长们自然不愿意,张钰濯的爸爸不仅两次带着孩子去医院,去家里看望小包,还主动承担了6000元的赔偿。他说他主要做工程管理,看到许多农民工因为工程事故受伤,寻求赔偿极其艰难,善后处理千折百回,受尽了折腾,想想这些人真可怜,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谈判上,不如花钱消灾,大家心里都舒坦。
比比家长,我时常觉得自愧不如,心生惭愧,家长就是我的老师,有一句话在我耳边回响,那些用钱能够解决的都不是大事,钱都无法解决的才是天大的事,比如天灾人祸,得了绝症,寿尽百年……感恩我们健健康康的享受着阳光雨露,感恩我们平平安安的互相给予温暖关怀,感恩我们幸幸福福地远离疫情侵扰,感恩——一切的一切。
只要活着就好,一切都不是事,拥有“举重若轻”的思想,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倒我。
继毛泽东之后,又一位举重若轻的伟人横空出世,他就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解决了中国几千年来无法吃饱的问题。正是拥有这样的大思维,大格局,中国在短短70年的时间内,数次改写历史,伟人用他的一根手指举起了中华,因为在他的背后,拥有14亿5,000万像蚂蚁一样的劳动人民支撑着他的“举重若轻”。
无论多么渺小,都不要小看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历史的缔造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功臣。
为中国加油!为中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