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今天读了“备课篇”的主题二《钻研教材》。
“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圆心,那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就是半径,无论圆有多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核心元素。”很喜欢引语中的这个比喻,形象的阐述了课程标准和教师对教材钻研之间的关系。
引语中还说道,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要重视教材和其它课程资源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整合,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想境界。另外由于教材的相对固定性,我们还要努力做到创造性的用好用活新教材,做到“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教’不同。”
在第二部分的案例分析当中,我重点关注了第一个案例,因为我也曾经上过《落花生》这篇课文的公开课。在一开始做教学设计时,我也曾犹豫,到底要不要拿花生和苹果、石榴做比较。认真研读了教材之后,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许地山的本意,并不是要说苹果石榴的不好,只不过是用它们高挂枝头的形象和花生的深藏不露的特性做了一个比较而已,其意在说明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但却很实在,对人有用,这是做人最需要的一种品格。到底是苹果石榴好还是花生好?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如何读懂教材,钻研教材,实现“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呢?简要记录如下:
第一,解读文本,充分与作者、编者对话。
如何解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精髓和难点,内化教材精神。
读,当然不是泛泛而读,要读出情感,读出见解,把文章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第二,读《教师教学用书》,“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与编者对话。
这一点和我平时的做法不谋而合。每讲一篇课文之前,我都会认真的看一遍《教师教学用书》,它是我备课时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拓展阅读中,有一篇文章是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备课:善于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关于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学价值,薛老师说了以下几点:
1.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在解读文本时,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儿童。)
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具有童眼看世界的本领、看课文的能力。这样的眼力是需要磨砺出来的。
2.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要对课文的语言作深入的剖析。)
文本语言的三个层次:1).适合儿童现实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学生能听懂,能自由运用表达);2).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语言(学生经过模仿,就能学会);3)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粹语言(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才能逐渐体悟)。
3.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设计生活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语文实践)
“三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留到以后再讲。
善于取舍,是教学智慧的体现。
对于这篇文章,我的总结:1.教师要学会放低身段,放下姿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只要童心不老,就一定能成为孩子喜欢的好老师;2.教师要有专业精神,专业态度,更需要用专业的知识,去点拨和引导孩子;3.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