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任何一本所谓枯燥的书都有一定的销量,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它有一定的受众人群。个人之所以认为这本书难看,只能说明自己不喜欢看,并不是这本书难看。我曾经了解过有一个学生他喜欢看类似于史记,在我们看来既枯燥乏味又晦涩难懂的一类书。问其原因,他竟归功于里面内容很有趣。这让我既佩服他,同时也给我深刻的思考。此刻我手中拿着一本中粒子。听名字就知道应该和物理科学有关。里面有大量的专业词汇。我想一本书被写出来,作者肯定认为这些内容是有趣味性并且值得写的。我之所以很难理解,是因为之前从来未涉足过相关方面的内容。有一个同事特别善于看文学名著。他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涉及这方面的信息,你永远都不会感兴趣。记得我之前没有用微信的时候,总觉得微信软件是诈骗软件。当我们被要求下载微信软件的时候,我们当时的反应是我才不会上当,下载的人都是傻瓜。随着时间的推移,微信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不用不知道身边人的电话号码,但是不可以没有身边人的微信。10年前的想法现在看起来简直弱爆了,当我把这个事情给学生讲的时候,学生们一脸嘲笑,但我又告诉他们大宅门中当白景琦一家第一次拉电灯时候的反应时,学生们都哄堂大笑。科技和时间改变人的思想。

其实和同事聊天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现象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这帮学生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各种软件,对很多事情都有所了解。但是他们对于书本上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性的其实竟然不能理解透彻。同办公室的一位数学老师说。他们现在做的题目虽然有一些难,但是比起他们这个他们是四五十年前的数学书来说难度反而降低了。我想可能是因为这帮孩子了解的东西太多。虽然很多,但是比较肤浅,他们懒于思考。只要看到表面的就认为自己理解了,不愿意再动脑筋进行适当的理解和拓展。这也可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过于浮躁导致的。

我班的一位女生在任何一个代课老师的眼里都是评价为沉静。他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能稳住。一副静如脱兔的平静感。遇到会做的题目,他能微微一笑,遇到难题他也能微微一笑,似乎容易和困难在他看来都能坦然接受,这是其他同学欠缺的部分。同事说未来的这个女生有可能是县委书记或市委书记。很想对这帮学生做一个常年的跟踪调查。看看他们每个人在初中阶段的表现是否对未来的生活和职业有一定的影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