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读书分享之儿童健康讲记
#读书前的问题
之前有一本书,忘记是什么了,说“为人父母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不知医为不孝”。说的有点绝对,但是思想可为借鉴。一个人的身体,当然是自己和朝夕相处的家人最为熟悉,如果能够“防微杜渐”,让全家人都身体很棒,这不比随便的生活然后有病忙于求医要好吗?
有了孩子以后呢,人就难免会有很多疑惑。因为没有人可能真的不生病,而幼小的孩子生病会让人特别觉得自己有责任了解一些医学。不为治病,就为保健吧。这也是我读书前带着的问题。怎样让孩子更健康,身体健康,心情也快乐。
#关于作者
李辛,毕业于中医大学,后来又在天津读了身心医学博士。帮人治病,也在国外开一些健康宣传讲座。这本书也是他讲座的一些汇编。
#中心思想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人的病症都有物质,能量,心神而引起的不同原因,再通过三焦状态变化,表现为不同的外在形态。所以治病不能光治病,理解和针对的改变才是健康之本。
#重要内容
有许多概念
1. 辨别三焦虚实的表
2. 对病症轻重发展的三个判断依据?
3. 体质的虚实寒热
4. 神气的定散清浊
5. 单纯上焦瘀滞怎样微微开?有什么常用药?
6. 中焦不足会有哪些表现?怎样日常保健?
7. 下焦不足会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不能随便补,怎样收聚能量?
8. 怎样辨别神气清浊?没有好坏,尊重孩子自然情况
9. 谨慎选择无形的环境
#书籍脉络
这本书从身体的病症入手说起,先集中说了常见病的处理,体质的辨别和增强体质的方法。再由身体能量延伸到神气的辨别和保护。最后讲到对生活方式的注意,怎样陪伴孩子成长。
我觉得书目编排的不错。从目录上可以看到,开始是先解决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急事--生病了怎么办,怎么治。然后开始说,不要急,反复生病是有原因的,也是能解决的,要留出空间,相信成长。然后要创造一个定的环境,让能量能慢慢积累。等到有能量做事的时候,想一想你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目标明确了,才好做事。明白我们确实想要更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后一章节再详细的说一说怎样调整生活方式,陪伴孩子成长,然后是如何面对生活,接纳生活,给孩子祝福。
#联系体系
这本书的作者同时也推荐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华德福,当然包括由此延伸的正面管教。他不神话中医也不反对西医,同意西医能解决中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和上面提到的这些儿童教育的书互为印证。同时作为医生来说,他更强调的是,你得明白你是缺了什么导致你做不到。身体和心理影响精力,当你精力不足的时候什么都做不到。急也没用。这个和游戏力等书里说“爸爸妈妈自己充电”是一个道理,但这本书更有可操作性,而不是纯讲“认知”层面。
#实践行动
我已经在读第二遍。同时注意有针对的调整饮食和作息。
能够自己身体好,同时关照到家人多一点,就是最好的实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