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冽的内在》(二):精神的萃取

人生后半段的修习

书读得很慢。

每天,只在太阳照进房间最好的时间段,坐到窗前,翻上一两页。此时,猫妹在她的专属高脚凳上睡觉、舔毛,或者看着窗外发呆。

我有时候会想,这样的习惯,或者这种心境,会不会是读书时期太过沉浸安妮宝贝的文字,因此而得来的后遗症。

一种,入深渊的孤独;一种,氤氲寒湿的苔藓;一种,向下扎根却又渴望向上生长的深邃目光。

久而久之,像是已经产生了某种依赖,久久不愿意离开。

这,大概就是安妮宝贝的文字给我的感觉。

多年以后,再次遇到她的文字,是在微博,后来是她的书,《清冽的内在》。这个时候,她已经改名为“庆山”。

人不可能永远活在过去。也许,从“安妮宝贝”到“庆山”,她也走了很远的路,很辛苦。

但一切不可回头,也回不了头。于是,主动选择淡然,接受,缓缓而行。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切都没关系。

只是记录、缓缓、沉浸,而后是微笑。

现在,继续摘录一部分关于《清冽的内在》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留存,这是《二》,关于精神的萃取。

1、绝对的精神状态。一切只是游戏、过程,并没有什么好执着,尽情享受就是了。

2、若是可以连游戏、过程也可以省去,那大抵是离真正的“归去”、“回家”不远了。

3、数字幽灵。所有不能见面的关怀和爱,所有透过书信、网络、电话等需要远程传达的情感,都会有数字幽灵在作怪。它或是嘈杂、冰冷;或是蜿蜒、岔路口。它如摄魂怪,只管抽走人之所以为人的门闩。一切都是敞开,恶越恶,善越善,一切无处遁形。是分水岭,也是大变化即将来临。

4、只有守护好自己的心性,不自我放弃,坚守、熬煮,即便被驱逐,也要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

5、“人性在物质世界中倾向舒适安逸,但灵魂的漫长学习本质上是一场苦行。”“灵魂需要充分而强壮的受苦、学习、行动与纯化的进程。需要专注于恒持。”——庆山

6、时间不复存在。“当下是存在的重要秘密。当人沉浸于当下,时间会消失。”——庆山。这段话,我深有感触。公众号里曾经写过一篇《人生能“开”与“证达不可思议境界”》,里面说,“时也,不可思议之境界。”,的确如此。

7、在人身上得到的乐趣有限,交际就显得更无必要。

8、私人的东西不必留。走之前,尽早清理。无用的照片、图片、私人记录。要大清理。每日清理一些,每日就轻松一些,每日就又是一个更新过的自己,每日都有一颗更新的心。

9、每件东西都带着感情和记忆。如若有一天自己不再了,这些东西于他人而言只是累赘,不如自己尽早处理的好。留着,又有什么用。

10、只有心里的爱和记忆不会被别的什么东西带走。所以,趁活着,护持好自己的心性,保存好关于爱和记忆,比什么都强。

11、空无一物。这或许是每个人所在的世界里本应该有的样子。人眼所看,人心所感,皆是“为人”想看、想感,至后而衍化来的梦幻。一切世间万物,不过是梦中游玩。

12、“而精神的萃取最终可以让灵魂形成的部分呈现于物质层面,比如变成文字与书。”——庆山。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