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现你的王子之前,你得亲吻无数只青蛙。
按照我们惯有的思维,要出好作品,必须要精雕细琢。最好是十年磨一剑,本书的第二章,作者告诉我们,人们普遍认为,数量和质量二者不可共存,如果你想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你必须做得精,但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数量是对质量最可靠预测因素。
作者举了大量实例和数量,告诉我们,最多产的人不仅有最创意,最富有创新精神,并且他们最具原创力的作品也诞生于他们最多产的人生阶段。30-35岁之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留声机、碳晶电话,在此期间他还申请了超过100项其他专利发明,他甚至还设计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会说话的娃娃。
难道成功的首要因素不是精雕细琢吗?其实高产更易成功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在对1.5万部古典音乐作品的研究中创作的,作曲家在任意五年的时间内,曲目越多,产生惊世杰作的概率就越大。能够想出大胆的创意,自然创造出杰作的概率就大大的增加了。平均而言,那些我们眼中的创意天才在他们所在领域的作品,并不比同行的作品质量更高,他们只是更有创意罢了,所以他们有更更多独创性的机会,想出有影响力的创意的概率,同他们想出的创意总数成正比。
同时,幸存者偏差这个心理因素,也让我们看事情的客观性进行干扰。成功作品的光环,让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这些人眼光独到,一盯一个准,做一个成一个,而忽视了他们背后有很多的失败。
各个领域,即使是最杰出的创造者,通常都有大量作品,严格来说是优秀的,但是,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反应平平。上文说道的爱迪生尽管拥有1093项专利,但真正最杰出的革命性成就大概也就屈指可数。
网络上有那句热血鸡汤其实很有道理: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失败的次数比别人多。
所以啊,要想成功,就要多尝试。
激发你的灵感
进行专注,然后放松(发散思维),交给潜意识工作,灵感便流淌出来。这在《学习之道》《精力管理》两本书中都有较为细致的阐述。
参见我的另外两篇笔记:
《学习之道》笔记:www.jianshu.com/p/f5bf667de91c
《精力管理》笔记:www.jianshu.com/p/cdb2a335ed1b
在这本书中,作者告诉了我们另外两个小窍门:
参与艺术活动有利于灵感的激发。据调查,诺贝尔获得者明显要比那些成就一般的科学家更多地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创办企业并获得很多专利的人比他们的同龄人拥有更多的业余爱好,比如素描、油画、建筑、雕塑和文学。
长期居于国外,有利于灵感的激发。当设计师在国外有35年的工作经验时,他们的创造力刚好达到顶峰。而短期居于国外的,则与没有出国经验的人差别不大。极富创意的成年人,在童年时搬家的频率也比同龄人更高。
行动之前,尽可能地选对创意
勇于尝试是好事,但是尝试也不能是盲目的。
关于创意的选择,作者为我们指出了几个通识:
专家不见得可靠。人们获得越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他们观察世界所用的某种方式就变得越发根深蒂固。因为当人面对不确定性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拒绝创新,倾向于认为不熟悉的概念会招致失败。当检测新奇想法时,他们评判的参照物是过去已经成功的想法。
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直觉比理性更准确;非专业人士,做过深入分析后做出的判断更加合理。
当我们既不是某个行业的从业者,也不是客户,那么我们得谨慎对待灵感。
那么,当我们灵感来袭时,如何辨别这是一个好点子,尽可能地不白花力气?作者给我们指了几条明路:
1.收集市场反馈意见。
心理学上,有一个“归因”,当我们评判成功和失败时,如果是自己成功,我们会倾向于归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自己失败了,我们会认为是运气、形势等外部因素。当他人成功,我们会倾向归功于他人的运气;他人失败了,我们会认为,他原本实力不济。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当我们自己评价自己时会倾向于过于自信。
要提高对自身想法的判断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收集反馈意见。
美国著名的喜剧创作人利兹温斯特德就是这样做的。在她的创作中,当她想到一个段子,就把它发到推特上。等她想出一个长的段子就发到脸书上。如果不到一分钟就收到了25条回复,或者看到了大量的脸书好友进行分享,她就会保留这个段子。在一天结束时,她收获了经过验证的最受观众欢迎的段子,也得以了解人们关心什么。
2.征求同行的意见
相比征求主管的意见,作者建议我们征求同事的意见,因为主管在考虑事情时,会尽力地规避风险。而同事思想开放,更能看到不同寻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