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孔子周游列国

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住在鲁国边境上的一个叫屯的地方(根据周山考证,应该是位于阳谷安乐镇的后屯村,现在该村有个碑刻,叫孔子宿处,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曾至此“西望有宰之野”,并止宿于此)。

在屯这里,孔子遇到了名叫师已的乐师。孔子对师已说:“我们唱一首歌吧。”于是,他们唱起来:“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谥,可以死败。善优哉悠哉,维以卒岁!”(《史记.孔子世家》)从这个春天开始,直至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14年的周游列国生涯开始了。


孔子先由鲁国曲阜去卫国帝丘(今河南濮阳附近),因卫灵公有疑心,又离卫,准备去陈国的宛秋(今河南淮阳县)。

路过匡地(今河南睢sui县西)时,被匡人包围,后为卫国贵族宁武子解救,即经蒲地(今河南长垣yuan)返回卫国。

其后,经曹国(今山东定陶附近),宋国(今河南商丘),郑国(今河南新郑县),折回陈国。

因陈国很不安宁,遂计划返卫。当路经蒲地时,被蒲人包围,经弟子们奋力冲杀而脱险。

到达卫国后,仍不被卫灵公所重用,于是又想去晋国,但未过黄河即折回,改去陈国,至蔡(今河南上蔡县),去叶(今河南叶县南),返回蔡。

而后,自蔡至楚(今湖北江陵县东南)。

因楚昭王不赞成其政治主张,再次返回卫国。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弟子冉求在齐鲁之战中立了战功,被功归于孔子的教导,鲁国的执政者季桓huan子把孔子召回。

至此,孔子才结束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的生涯。

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14年没有出河南,每到一地,就面见国君,推广思想主张,走在路上,也给百姓们和诸侯进行宣传其主张,还进行考古,整理散乱书籍,弟子们的后勤和外交工作也是很有起色,总是一边挣钱,一边讲学,拜访名人,修碑立传。虽然两次遭到围困,但仍然不改初心,广泛宣传其儒家学说。

老夫子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食粮,笃信自己,坚守内心的信念,毕生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