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的意义在于没有意义,你看那培训的现场,睡得睡,玩得玩,发呆的发呆,叹气的叹气,说话的说话,玩手机的玩手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年女教师,关于体育专业素养的培训到头来就是一番空谈,深刻的去想想,这真是一场笑话,从学科不对等的报名开始这就是一场错误,现在只不过是将这种错误进行到底,我们白白耗费三天的时间陪着这位老师一起将这分分秒秒滴滴答答的流逝看着堆积成时间的废墟。
培训的意义在于没有意义,这样说的话可能负能量满满,因为对于组织这场培训的人来说这的确不容易,就是因为我站在这个善良的角度去看这件培训的意义,所以忽略了背后现实的利益关系,有些事情总是细思极恐。比如这次培训的地点选择在河滩,这样远的路,吃住行都不方便的前提下,为什么还要选择在这个地方呢?那如果是临夏会不会更好,或者东乡的话会好一点呢?因为这场培训的组织者就是马自东,而马自东正是河滩人啊。说之前义教均衡之所以没有过的原因是政府拖欠教育部门的资金太大,而这样的培训正好是不是就能把这一部分钱花出去,他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呢。可能我的想法太过狭隘和龌龊,也可能现实比我想象的更加残酷和肮脏呢。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老师都在这个偌大的教室里,总计三百多人的培训,讲的都是体育专业的知识,可是现场里真正的体育老师却不足十个人。这是不是个笑话呢?
看着眼前这300多名教师的脸庞,土里土气的,精神萎靡的,面黄肌瘦的,目光呆滞的,衣着随意的,不修边幅的,面容苦不堪言的,举止猥琐不雅的,很少有哪一个教师能给人一种阳光自信的美好感受。可能在山村地区老师当久了都是这样的状态,很少有油光满面,春风得意的样子可以跟东乡老师的这一张苦大仇深脸庞联系在一起啊。
怪不得总听人相互比较,说是行政行业的人总比我们教育行业的人年轻太多,这也就是为什么行政行业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到教育行业来发展,而教育行业的人却总想着去行政行业发展的却总是趋之若鹜,数不胜数。在教育行业已经干了十二年了,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差,这个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人们总习惯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大数据总把你需要的推荐到你的面前,这符合人性,这更适应了人性,所以大数据面前每个人都是裸奔,每个人都有着上帝视角去审视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可是大数据本来就是精致的虚幻的,那些你走的弯路你一定要付出代价,那些你用未来支撑现在的日子你一定要加倍的去还。
谁也想象不到华丽的生活锦袍下却是爬满了的虱子的疮疤,老师们的地位仍然没有提高,老师们的精神世界仍然有趣,可悲也可爱,可气也可怜。让我想到的是如果有一天这一切虚幻的梦呼啦啦如大厦倾塌,昏惨惨如灯将近时又会留下怎样的人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