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7021707867
读《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2019-04-22 09:35:34
14
因为周期性自卑的心理作祟,需定期给自己心灵喝点汤,趁星期六星期天两天把《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看完了。按女儿的话说,我早已过了看书名上的年纪应该是看30多岁如何奋斗的书籍,但是里面的文章还是能引起我的共鸣:比如《迷茫只是才华撑不起梦想》文章举了一个很贴切现实的事例,做着编辑的菲菲,常常抱怨工作的不顺心,在朋友圈里发的都是迷茫死了,什么活在当下呀,现在的坚持就对吗?几年过去了工作一直没有什么进展,还常常因为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被领导责备,甚至不如刚应聘进来的大学生,有天好朋友就问他如果你不做设计了会做什么行业?嗯,他停顿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如果我知道我能做什么,早就辞职了现在迷茫死了”“那你就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比如你的梦想是什么。”“有啊,我想去做导游是带国际团的那种”“那挺好啊,你为什么不去试试”“哎,你不知道我连英语6级都没过,其他的语种就更别提了”是啊,这个梦想听上去光彩照人,但实现起来确实有点难度。每天都在抱怨和厌倦中度过,还不如为自己更好的做出点改变,让自己的才华养精蓄锐,如果能力有限才华也不够支撑起你的野心,那就好好的扎进小的失败和挫折中汲取营养,菲菲却不懂这个道理,除了发朋友圈发个心情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外没有任何的改变。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是这样只知道一味地抱怨迷茫,不知道去思索着怎样改变现状。不明白整天抱怨生活的艰难和工作的琐碎,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迷茫。从不知道去思考怎样的才能克服迷茫怎样的才能让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配得上自己的梦想?像书上说的把当下的、手头的工作做好,你的才华和能力才会一点点的提升,抓住现有的生活,狠狠的向前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华丽的转变!
还有《不自卑,静下心来走自己的路》文章中介绍了一位刚从农村转学到城市的L,他勤奋好学且憨厚老实,上课积极发言,但是有天好像是被同学欺负眼睛红红的,在班主任的再三询问下,他终于说了心里话,在这种城市生活中感觉非常不适应,根本无法融入同学们的圈子无论从穿着知识面上都感觉自己低人。班主任明白了他的意思原来有点儿自卑,班主任给他讲了苏珊的故事即使让你去演一条狗也要用演主演的态度去演,狗也会成为主角。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全力以赴,演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去证明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像L这样的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家境和自己的出生地,又或许你没有别人那样有才华那样有漂亮的面孔魔鬼的身材……但这没有关系不要太自卑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努力的做好自己把自卑化作前进的动力。努力的摆脱自卑多与人相处多走进人群多进行自我鼓励多看自己的长处,这样心里会慢慢的发生变化。
还有像《除了努力你还能做什么》告诉我们不要总看见别人的表面,而忽略别人背后的努力,除了努力还能做什么?还可以做些什么?除了努力就是努力。在乡村生活中的我们没有好的背景靠山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除了努力我们还剩下什么?只能是努力再努力。还有《安逸的舒适区其实更加危险》所谓不断奋斗挑战自我,其实就摆脱自己所熟悉的心理舒适区。安逸的生活需谨慎,安逸的生活有风险,别让自己呆在舒适区里太久要适当突破舒适区。工作久了容易产生倦怠感不经意间就习惯待在舒适区里不想也不愿改变,害怕改变带来的失败带来的不舒适。以致忘记了最初的梦想原有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