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听了第一堂细草老师的摄影进阶课程,不得不佩服老师的才学,课程的内容深度而有吸引力,方向和泓默老师的光研课程一样,传递不仅是知识,还有触及心灵的东西,是穿越到灵魂层面的。
细草老师讲到一张杰出的人文摄影作品所包含的四大元素非常精辟,它们分别是:典型人物,典型情境,典型光线和典型时机。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细草老师的照片时的感受,真的有种要落泪的感觉,就是那样一瞬间触碰心灵的感觉,他的作品中总是能够传递出温度,那种流过心间的温暖,或者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治愈”。
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拍一张人文摄影作品,要求主题是“小暑”。
其实平时的拍摄其实从来没有走到过“人文”这个方面,大多都是随拍,或者拍同事朋友,陌生人大概很少想要去拍,或者说,因为需要沟通,大多情况下觉得难为情。
老师讲到,人文摄影与生活记录摄影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文摄影是交流,传递,表达;记录是取悦自己,记录片刻。人文摄影是文学,和外界保持关联,关系的载体。
听完课的当晚我就一直在构思我的我的作业应该拍什么?典型人物是什么,我第一个能够想到的大概就是“环卫工人”,因为他们几乎是离我们生活很近的,随处可见的人。
然后第二天在群里看见有人说,尽量不要拍环卫工人,如果拍的照片里面他们没有干活的话,照片发到网上,他们领导会罚她们的钱的,于是我瞬间就打消了拍环卫工人的想法。
但其实看到蒲公英拍的环卫工人,还是觉得很棒的,她让我看到了环卫工人的精神。
上班的路上我就带着相机四处观望,过马路的时候看见了人行道上指挥的交警,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应该将她作为我照片的典型人物,然而红灯停的时候,行人纷涌而至,我既无法鼓起勇气对那位交警说我想要拍她,也无法有片刻的驻足,于是我也跟随者过往的行人从她的身边匆然走过。
我总是想,大多数陌生人都会对另一个想要拍她的人有几分警惕,这也完全可以理解,毕竟网络信息社会太发达,人们都不想自己的照片随便就被发的网上,那是一种权利的侵犯。也大概源于这种心理,我总是很难向陌生人开口。
对于我来说,人文摄影最难突破的大概就在有效的沟通问题上。因为自己心里的难为情所以在沟通过程中可能也会出现难为情的表达。
第二天我走在路上看见树荫底下一个上了岁数的爷爷带着孙子在乘凉,那一刻我突然又想举起相机,可最终还是错过了,我总是回头看了又看那爷孙俩,却最终还是没有鼓起勇气。
第三天上班的路上我又开始观察,别说体现小暑的元素了,我连典型人物还没有着落。正当惆怅时,看见我的前面有两个佝偻的老奶奶走在一起,于是我赶紧拿起相机,因为不用面对她们的正脸,所以少了很多压力,同时也省去了沟通的必要,于是拿起相机就咔了两张。
虽然偏离了作业主题,可也算是踏出了相机拍陌生人的一步,即便还是个偷拍。
第四天下班的时候暴雨如注,路面的积水瞬间就流成了小河,原本以为完全丧失了拍摄的可能,可大雨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太阳就出来,又一副雨过天晴的模样,于是拿起相机出家门去“扫街”。
去公园的路上看见出租车司机们把车停在公园大道的两边,有的在抽烟休息,有的在擦车,突然间又将典型人物锁在出租车司机上,可这时老毛病又犯了,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沟通。于是我就开始拖延时间,去拍公园的花草作为开口沟通的缓兵之计。
这时候有个年轻的抽烟的司机突然问我,“你在拍啥呢?”我先是楞了一下然后说:“就拍这些花草啊”他回到:“这花草有啥好看的”。我尴尬的笑了笑说:“挺,挺好看的啊”他呵呵笑了一下继续悠闲的抽他的烟去了。
这时候我把目光又锁定在了对面一个擦车的大叔身上,我站在那个观察了他片刻,却故意又把相机对准他头顶的蓝天拍了一张,于是这时候那个抽烟的年轻人突然开口对对面的那个大叔说到:“老张啊,这个姑娘想给你拍照呢,你配合一下呗。”于是我的尴尬表情又再一次崩盘了,转念一想他又没有说错,干脆就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我原本就是想给你拍照啊,大叔,您看您的车擦的可真亮,这绝不是为了套近乎说的恭维话,他的车是真的擦的很亮,那个年轻人说到“老张爱车可是出名的。”
那位老张大叔并没有理会我们两个,继续专心致志的擦他的车,好像有意将我们的谈话过滤掉一样。年轻人说你尽管拍就行,他不会生气的,我再三强调说到“他要是不同意,我决不会勉强拍”年轻人还是笑呵呵的说到,“我了解他,他要真生气早就会说话了。”
于是我就默认老张大叔同意了,只能站在比较远的地方拍。
后来发现完全没有想要的效果后,开始慢慢靠近他。
因为用的是50/1.8的镜头,几乎得有的非常近才能拍到脸,然而这张好像又太近了,照片的空间距离很局促。
拍他擦车的动作却又看不出他的身份了。
总之,照片大概只传达除了典型人物这一个特点,知道他是个出租车司机,此外其他的元素都没有,更没有体现出小暑的感觉。
可作为第一张需要沟通的人文作业,我也算是尽力,虽然不满意,却总有第一次。
细草老师说:“摄影开始只是摄影,走着走着就看到了设计,再深度又看见美术,文学和哲学就等在了前面。”
细草老师真的是一很棒的老师,愿接下来的每一节课自己都能收获满满,不论我现在还处于摄影路上的哪一个阶段,都想要继续走下去,才能看见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