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看奇葩说有感

思考一:辩论的意义

任何一种辩论都是站在绝对的一方去阐述对一件事情、一种观念和行为的合理化解读。

而辩论的意义是通过方向的不同,让我们自己寻找到那个正确的答案。

而厉害的辩论是,如何让更多人认可通过我方的立场去说服和包容掉对方的立场,从而帮你们找到答案。但大家都是嘴上说说,这样的辩论显得更加空洞和不切实际,只有历经过生活百态,感受过人情冷暖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才能更加打动人心。并且事物事一直在变化和发展,当初你一开始的想法和初心,能否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变化,还能保持当初的模样,这又更加说明了人生丰富的经历和深度思考的重要性。不仅能听的时候说到心里去,还能让我们做的时候执行的下去。

所以,当你在听辩论的时候,你一定要去想一想,这个辩题最终在探讨什么,这样就不会来回被双方说服,而忘了自己的立场。双方从不同角度辩论,能否让你更加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只站在任何一个角度是否过于极端?

正如刘润在《底层逻辑》一书里写到,任何一个人表述都是有事实、观点、立场、信仰。

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立场争输赢,信仰最自洽。

所以当别人在表达的时候,请你自己不要被别人迷惑,就算这个人是专家,也要看看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拥有什么样的信仰,表达了什么观点,是否扭曲了事实。

思考二:对于孩子教育,当我们家庭是个不富裕的家庭,你是应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借此来让他自立自强、懂事的成长,还是不告诉他家里不富裕让快乐无忧的成长。

我的论点也是不告诉他家里不富裕,无论家里富不富裕,从我自身角度来讲,作为小孩子的时候,我是知道家里不富裕,爸爸妈妈也没有或者说很少和我讨论家里不富裕,但他们用行动表明了家里不富裕,作为一个孩子,他也有也很多想要的玩具,想吃的东西。可是父母一以贯之的做法,让孩子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和引导,所以小时候我会羡慕别人,我会从家里偷钱,到长大后我会有骨子里的自卑,如果你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但更多是你会维护你说的话,用行动表明家里不富裕,

只有你改变了你的语言习惯,你才会改变你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做什么,要做孩子的榜样,我要把我最好的给你,让你自信健康快乐的长大。而不是让你从小对贫穷或者富有就有了社会上的认知,让你陷入了自卑或者自负之中。

樊登在他的《低风险创业》里有个观点是从小自信健康长大的孩子,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因为他们的从小不偏激,不匮乏,不会没有安全感。

在我接触的企业家老板里,我也看到一个女性企业家,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自信,敢作敢为。失败了不害怕,成功了不骄傲,她的奶奶从小的教育就是把最好的给他,别人有的玩具她也有,承担不起的东西会用其他东西代替,但同时也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让她健康快乐长大,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引导她,让她获得自信。

我是不觉得告诉了孩子家里不富裕,能够让孩子懂事健康的成长,因为人都是有行为和语言上的依赖,你希望告诉孩子家里真实的情况,让孩子懂事自强,但更多时候你也是让孩子承受了还不是这个年纪的懂事和责任,让他们懂事干什么,辍学去打工让家里富裕嘛,其次每个孩子在没有成年的时候,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他不仅受你的影响,也更受到同学、朋友、社会的影响。你以为你能传递的家里不富裕,我们要自立自强,但在别人的眼光,你家就是穷,才会说这些话。你会让孩子慢慢关注到家里的情况,而慢慢成长过程间在他的叛逆期和青春期里,他会反抗你,也会因为家里的情况自卑。我不希望孩子会和父母讨论还不是这个年纪的话题,因为家里是穷是富,不需要讨论,孩子慢慢自己会看到。但孩子有时候看不到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所以要多传递,让他关注到这方面,让他把眼光放在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对于未来的想法里,对于当下的实践里,而不是我家里不富裕你要开始懂事了,所以从不讨论家里富不富裕这件事情上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