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一两句完整的话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写话训练的重难点。对于刚入学两个月多一点的学生来说,更是难点。写话训练通常采用的方式是看图写话或看图补充句子。今天我在课堂上巧用评价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结合一道题,看图补充句子,如图。小鱼在_____。“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谁会补充。”
徐同学:“小鱼在水里。”
“小鱼在水里,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就像你在教室里,你在家里,只是告诉我们谁在什么地方,再说清楚干什么,一句话就完整了,如你在教室读书。你在家里画画。徐同学,你再把小鱼在水里干什么说清楚。”
“小鱼在水里玩。”
“句子完整了,说清楚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另一位姓徐的同学说:“小鱼在水里吐泡泡。”
“观察仔细,认真观察是写好话的基础。”
“小鱼在水里快乐地吐泡泡。”
“能想象出小鱼吐泡泡时的心情,真是与众不同!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王同学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能把静止的画面看活了,老师为你点赞。”同时把高高举起的大拇指送给他。
一向爱思考,不服输的于同学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开心极了!”
“能把刚刚学过的诗《江南》中的好词,‘一会儿,一会儿’用上,学以致用,很会学习。”
接着同学们观察第二幅图补充句子。____从_____。
张同学说:“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观察仔细,一下子就把句子说完整了。”
王同学补充:“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你能够用上《秋天》一文中的好词,‘一片片’,让我们感受到了落叶的多,学以致用,棒!”
丁同学:“一片片叶子像箭一样射向大地。”
“会用比喻句很棒,但不恰当,叶子很轻盈,箭又快又猛。”
于同学又发言:“一片片叶子像雨点一样落向大地。”
“也不够贴切,叶子是飘舞着落下来,(同时我加上了手势)雨点的是直直的或斜斜地落下来。”
这时候汪同学略加思索后说:“一片片树叶像花瓣儿似的飘落下来。”
“形象、生动、优美、恰当!”
“秋天刚刚过去,谁能联系生活中所看到的树叶来说一说。”
“一片片金黄的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片红红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
“我仿佛看到了红红的,金黄的树叶慢慢飘落下来,颜色好美!谁能想象一下红红的,黄黄的叶子在空中飘舞像什么?”
“像蝴蝶。”
“谁再来补充。”
“一片片黄黄的,红红的叶子,像黄色的蝴蝶,红色的蝴蝶一样从树上___。”这时候我们班李同学应声答道:“飞了下来”
“用词准确!”
“老师也想来说一句,我去过咱们这儿的银杏林看见一片片银杏叶像一枚枚金黄色的邮票从树上纷纷飘落下来。”边说边加手势。同学们纷纷鼓掌,说:“好美呀”就这样,一堂课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师生间、同学间,相互补充,互相启发,说的句子从不完整到完整,从完整的一句话再到优美、生动、形象、具体的一句话,不断提升。这让我想到《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写话的要求有三条:第一,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堂课中的前两个目标基本达成。可见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学生以适时、恰当的评价与指导。学生们不仅能说出完整的句子,而且还能说得形象、生动、具体,甚至还会对说话产生兴趣。
第二天闫同学跑来对我说:“老师我又想出了一个好句子,小鱼在水里快乐地逛街!”
“好棒啊!你把小鱼当成人来写,非常有趣。”
放学时的路队中,汪同学说我又想到一个好句子:“一片片叶子像羽毛一样从树上飘落下来!”
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多么优美的句子!多么乐于探索的学生们呀!在指导一年级的学生写话训练中我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