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袁崇焕作为宁远守将,身边肯定聚了不止三个好汉。在此,我只择其五,述之,是为五杰。书接前文,祖大寿在袁崇焕的帮助下,从阎王殿又转了一圈回来了。从此以后对袁崇焕感激不尽,自愿归入袁崇焕麾下,唯袁崇焕马首是膽。祖大寿是袁崇焕麾下第一个出场的武将。作为第一,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祖大寿的生平。
祖大舅,不,祖大寿(写着写着嘴就瓢了),字复宇,明未清初辽东宁远人。祖上于1430年(宣德五年)宁远城筑成之时,举家迁居于此。自此世代隆衍,世袭军职也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宁远乃至辽东望族。祖大寿于1620年初为官,授职靖东营游击,曾受熊廷弼上奏表彰。1621年作为辽东巡抚王化贞下属,任中军游击。后广宁惨败,祖大寿携部众退守觉华岛。在孙承宗督师蓟辽时,奉命筑宁远城,但因缺钱少料,修出的城墙不合当时的规格,差点儿让孙承宗砍了脑袋。在袁崇焕的解救下,才捡回了一条命。
此后的祖大寿屡建奇功,成了孙承宗守辽的得力干将,也成了袁崇焕的左膀右臂。先后参加了宁锦之战、大凌河之战和松锦战役等大的战役,后降清,入《贰臣传》。
看到这儿一个疑问似乎还在大家心里没有解开,那就是我开始介绍祖大寿的时候嘴一抖说成了祖大舅呢?因为呀!按宁远那旮沓的方言说,这个祖大寿很容易让人读成祖大舅。这就很尴尬了,万一哪天说秃噜嘴了,祖大寿就平白无故多出了许多外甥。所以,宁远城的将士,无论官职高低,都只叫祖大寿职务,而不叫其姓名。
然而却有那么一个人,才不信这个邪呢!你们爱叫不叫,我自己叫还不行吗?我就叫祖大舅、祖大舅,我要举高高。叫的比谁叫得都自然,而且不用方言变音就叫出来了,一边叫还一边乐。其他人很是诧异,背地里还在议论,这是谁呀!别不是个傻子吧!但这群人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肯定有人又该问了,那这个人是谁呀!让人占了便宜还自己傻傻的乐。再说祖大舅(不好意思,又写瓢了)能给你举高高吗?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那堪比猪八戒他二大爷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