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底捞火锅的道歉信上了热搜,起因是疫情停业复工后,海底捞的部分菜品价格上调约%6,引来了很多顾客的批评和不满,甚至有一些大V提出了“海底捞火锅是利用疫情后人们所具有的报复消费心理”的观点,一时间引起了这个话题的热议高潮。
众所周知,海底捞火锅不仅仅以美味、价格适中享誉全国,更是因为顾客至上的服务态度成为餐饮行业里的佼佼者。那么这种已经上市很久,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同类市场的大企业的管理层会盲目的做出涨价的决策吗?我觉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不会。
海底捞于2020年1月26日宣布中国大陆门店停业,直至3月12日,发布了恢复营业的公告,期间累计停业46日。有关统计显示,闭店期间,海底捞的日均损失在8000万元左右。不仅仅是海底捞,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各个行业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春节假期的七天时间中,全国餐饮行业的损失就高达5000亿,且大部分的餐饮企业都在3月中下旬开始恢复营业,也就是说,保守估计,全国的餐饮行业在疫情期间的损失就高达上万亿元。海底捞也是这千千万万企业里的一员,面对客流骤减,损失惨重,物价上涨的情况,我更愿意相信,这一次的菜品价格上调是管理层们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
这次上调部分菜品价格后,海底捞火锅陆续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各个阶层顾客的反馈、建议,但更多的是不满、批评和指责。一直以来,海底捞通过贴心的服务争取了很多固定的顾客——“回头客”,这种经营模式更是符合当下各大品牌及服务业的竞争,同时满足了顾客的惯性消费习惯。正是因为海底捞处于这样的一个位置,所以舆论的压力对于海底捞来说是致命的,一旦“回头客”说拜拜,不仅很难再拉回,连海底捞的口碑也会大打折扣。
其实不仅仅是海底捞涨价,放眼中国市场,猪肉在涨价,粮油在涨价,车子、房子更在涨价,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已经适应了涨价的过程,所以海底捞没想到部分菜品价格的上调,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批评、不满、谴责瞬间占据网络。海底捞被突如其来的指责吓坏了,怎么办?一向以尊重顾客,维护顾客利益为宗旨的海底捞会不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客源?舆论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后果,才是公布这封道歉信的真正原因。
道歉信一发出,就在很短的时间里占据了话题第一,海底捞的言语恳切,网友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绝大一部分人都认为涨价不对,但及时止损,可以原谅,也有人说可以理解涨价啊,毕竟原材料涨价了,人工工资也涨了。也有的人说:不谴责涨价也就算了,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支持涨价呢?
其实我们并不是支持海底捞涨价,做为普普通通的百姓,当然希望用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服务。我们只是理解海底捞的涨价行为,理解在疫情过后的大环境下,适当涨价来减少亏损,维护利润,保质保量的商业手段。涨价后的海底捞可以说舍弃了一部分对价格在意的顾客,但依旧得到了一部分对饮食环境和服务更加注重的消费群体,所以涨价的逻辑并没有问题。
但是部分顾客的理解与支持,消费群体的转变以及没有问题的涨价逻辑并不意味着涨价就是完全正确的。创建一个品牌不难,但维护一个品牌并不是件易事。作为品牌商家,对于海底捞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发表看法的广大群众们。只有口口相传的信任与赞美,才是像海底捞一类品牌商家能够长久存在的根本。
海底捞的这封道歉信,不仅仅给了老顾客们一个合理的交代,更展示出一个大国企业的能力与担当,我相信这次事件对海底捞不仅仅是一次考验,更是激励他们前进的动力,无论海底捞今后是否涨价,只要不断的提高经营理念,更好的完善服务态度,海底捞的顾客只会只增不减。生意贵诚信,信则立,反则溃,切忌投机取巧,损人害己。
海底捞是否能在当今形势下站稳脚跟,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希望未来的海底捞越来越好,来日方长,我们慢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