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星球 - 第六篇 20160806
如果问你:“亲,你真的会和孩子聊天么?” 你会如何作答?
“当然会,这有什么,我每天都和孩子聊天啊...”
"哪有不会和孩子聊天的父母!"
那再来看看这样一些场景。
“妈妈,贝贝家有个小弟弟,我也想有一个小弟弟。”
“我可不想再生了,有你一个就够我累的了!”
“不嘛,我就要!”...
"爸爸,告诉你,我搭的宇宙飞船,可以飞出宇宙耶!"
“那怎么可能,没有东西能飞出宇宙啊,它能飞出地球就已经不错了。”
“坏爸爸,我的飞船就是可以!”
“妈妈,你看,我给芭比画了新裙子。”
“你今天的拼音写完了么,就知道玩!”
“写完了。”
“写完了也可以预习明天的内容啊,光玩能玩出100分么!”
“呜呜,......”
“爸爸,周末我想和同学去吃必胜客。”
“必胜客有什么好吃的,你妈会做,把同学请家里来,让你妈给做,多好。”
“不,我们就要出去吃。”
“你这小子,就知道出去吃,败家子一个!“
如果继续写下去,估计写个一两天都写不完。
其实,这样和孩子一言不和,再言还是不和的例子,举不胜举。
不要责怪,“这孩子,一点都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孩子,怎么什么话都不想跟我说” ”这孩子,就不会好好说话,一跟我们说话就锵锵“......
更不要以为我们真的“会和孩子聊天”。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话题呢?
因为,昨晚陪孩子去公园玩,路上发生的一段对话,触发了我的一点思绪。
小家伙手舞足蹈的给我讲着刚才和小伙伴玩的捉人游戏。
这时,对面走来一个孕妈妈。
我下意识的用手收了一下小家伙挥舞的小胳膊,以免碰到那位孕妈妈。
待走过去了,我对小家伙说:“刚才那个阿姨的肚里有个小宝宝哦,我们要小心,不要撞到阿姨和小宝宝呢。”
小家伙立刻抬头,笑嘻嘻的说,“妈妈,我也想到你的肚子里去。”
“啊,你想回来啊,哈哈。”
“嗯,我要回到你的肚子里。”
“是哦,要是能重新回到妈妈肚子里就好了。嗯,也不晓得,妈妈的肚子现在还能装得下这么大的大儿子么,哈哈。”
“能,如果我进到你的肚子里,你就会变成一只大象。”
“啊,我会变大哦,变得像大象一样大。”
“是啊,等我长到大象一样大,你就会长到那个淘气堡那么大。”
“啊,哈哈,我会跟着你一起变大。”
“对啊,等我长的像淘气堡那么大,你就会长的像那个楼房那么大。”
“哇哦...”
“等我长的像楼房那么大,你就会长的像那座山一样大!哈哈......”
一连串的推演,把我和小家伙说的都哈哈大笑。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扯,这娘俩,神经病啊,孩子不懂事,当妈的也跟着瞎扯。
你怎么不告诉孩子,“生出来的宝宝,是不可能再回到妈妈肚子里了。”
你怎么不教育孩子,“人不是气球,不可能肚子长,人也跟着长。更何况,人怎么可能长到大山、楼房、大象的体积。简直一点常识都没有!”
呃...,亲爱的们,我知道,我跟孩子聊的内容都是不符合逻辑的,站在知识的角度,这些内容是错的。
但,当我们并非要去钻研学术的时候,而只是和孩子聊天的时候,逻辑、对错,真的重要么?
你真的以为孩子不知道,自己不可能回到妈妈肚子里么?
你以为孩子不知道,我们根本不可能长到大象那么大么?
就算孩子现在不知道,你觉得,随着他的长大,他会一直不了解这些“对的”/“有逻辑”的事实么?
有些时候,能够和孩子享受一段轻松、亲密的聊天时光,也需要我们会说话。
而这个会说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孩子同频!
前面那些对话,不是爸爸妈妈们说的完全没道理。
而是,那一个时刻,爸爸妈妈们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在了自己的逻辑是非中,而完全没有感受到,眼前,这个真实的小人儿,他的情感流动是怎样的。
换句话说,那样的对话,是“反情感”的,没有温度,没有共鸣,是麻木的,是冰冷的!
长此以往,孩子也会在沟通中,变得很冷,甚至充满戾气。
而,与孩子同频,哪怕是天南海北的胡扯,也会让我们彼此之间情感的流动那么美妙。
你猜想,在一起会心的哈哈大笑过后,下一次,孩子是否还愿意将我作为他最佳的聊天对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