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分答”上面有一个话题讨论——五年前你在做什么?能想象到自己今天的样子吗?
在开始今天的讨论之前,请你先停下来思考这个问题,五年前你在干什么,有没有设想过五年后的样子?现在的你与五年前你想象中的那个人有多少不同之处呢?
你也可以把现在当成起点,想想自己五年后的样子,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找一个你不会随意丢弃的笔记本把那个目标写下来,然后开始找怎么实现的方法。
在开始行动之前,你要明白通过你的努力是可以创造出你想要的未来的,这一点一定要明白——通过你的努力,你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未来。
好啦,下面正式进入咱们今天讨论的内容——如何才能够活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一、提前进入角色
你现在就要按照你想象中的样子来过,譬如正在学习司法考试的我以后会做律师,那我现在就要逼迫自己从法律的角度、用律师的眼光来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
对于明星离婚的新闻,就不能只关注第三者是谁的问题,而是要想关于离婚,法律上有什么规定,手续怎么办,财产如何分配等等。
同样,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专业的篮球运动员,那么你就要要求自己每一次运球,每一次投篮,每一次抢断,都按照专业运动员的动作去做,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成为真正的篮球运动员。
用每天的实际行动把未来的自己要做的事情从现在开始就做,那么你想象的那一天肯定能够更快的到来。
二、刻意练习
这是最近特别火的一个名词,你在练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不要只挑简单的动作重复,而是要找一个进度条,能够标示出你比昨天提升了多少。
1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相似但又非常不同,前者重点是说要在练习的时间总量上达标,而后者强调的是多在让你感觉不舒服的地方练习,要敢于打破对舒适区的依赖。
譬如在学英语的时候,整天背单词,很容易能够完成,即使一天不落的坚持一年,英语能力也很难有提升。因为大脑会用记单词这件事来麻痹你的思想,让你自以为自己很努力,其实不过是在简单的重复,根本不是刻意练习。
保持刻意练习,不要让自己活的太舒服,虚怀若谷求知若渴。
三、保证输出
如果说活成了想要的样子是一个结果,那么,每一次成长过程中的小结就是见证你成长最好的外在形式。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输出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写出来的东西是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是简单地把别人的想法搬出来。真正的分享是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来给别人,不要做知识的搬运工。
这就要求我们输入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每一次的输入都和以往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对接,不盲目的求多,要求精。
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好以后,你要有一块砖就把那块砖垒到地基上,慢慢的才能把房子盖好。如果你一下子搬过来十几块砖,仅仅往旁边一丢而不垒在地基上,那么砖越多反而会显的越乱,你的房子可能永远也建不起来。
所以输出一定要确保是自己的思想,如果不能梳理出自己的观点至少也要加入自己的经历,这样输出的东西才能和你有关。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会对你微笑,同样的,如果你现在就按照你未来的样子去生活,总有一天,生活会让你真正成为那个样子,想象中的,你的样子。
那么,五年后你想活成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