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有一天孩子会问起“我是从哪里来的”,某天孩子也会开始好奇“死到底是什么”这类问题,这可能发生在宠物死掉或者亲人离世时。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死亡,可能会成为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扰,影响孩子的成长;但如果处理得好,则有利于孩子从生命的终极角度来理解问题。
最早对儿童的死亡认知进行研究的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儿童对死亡概念的理解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关,皮亚杰发现儿童的思维有以下特征:
泛灵论:认为世界上的每个东西都是活的。人总是活的,死亡只是深睡。他们会担心死去的人是否舒服,是否饿了、冷了或孤单。
魔法思维:他们给人赋予一种力量,每个人都受别人愿望的控制。人可以因为别人的愿望而死亡,也可以随时活过来。他们相信神话故事,比如相信王子可以变成青蛙,死去的公主可以由于得到一个吻而活过来。
人为主义:相信事情的存在是为了人的目的。如果玩具坏了能修好,人也应该能治活。他们认为,坏的想法和行为可以导致死亡。他们可能会以为是因为自己做了坏事才使亲人死亡的。
家长应该做的:
一、环境
避免儿童“过多”接触死亡事件。(不是杜绝接触)为了避免一段时间内高频次的死亡事件对儿童造成身心发展的负担,从而增加儿童的恐惧情绪。
公开、理性地谈论死亡,关注孩子的情绪。家中越是公开谈论死亡,儿童的死亡焦虑就越低,对死亡的接受程度也越高。
二、应对
当孩子问到此类问题时,成人不能回避,(不能谈论的事情会使儿童感到害怕,这就加强了应激);并且需要配合儿童的认知与情绪发展阶段,以其能接受的方法,“坦诚”地告诉儿童真相,(不要说“死者只是睡着了”这样的表述方式,因为儿童会按字面意思理解;也不要说“死者是去旅游了”旅行是会回家的,这种安慰容易使孩子怨恨死者为什么不再喜欢他了,怎么可以不告而别。)也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当遇到死亡事件时,首先,顾及孩子悲伤的情绪,不能置之不理,并尊重他们对此类事件的意见。其次,家长应以正向的态度给予孩子引导。(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离去的人或物带给大家的快乐,感觉他们似乎还在周围,减淡孩子悲伤的感情,逐步恢复平静的情绪。)
家长还是不知道如何表述死亡,可以借助绘本。在《绘本之力》一书中,柳田邦男先生说到:“在谈到生命、灵魂、生、死等重大问题时,我看到绘本的无比力量,他不仅仅只是表面的语言传递,而是以撼动灵魂的方式在和人沟通,我个人以为,再也没有比这更叫人赞叹的沟通手段。”
比如《一片叶子落下来》用落叶的故事,探讨了个几乎人人会问的问题:既然我们都要死,干吗还要活着呢?一片叫丹尼尔的叶子回答道:“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是为了一起过那么长一段快乐时光,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是为了四季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正如叶子和他的伙伴们体会到的,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在于给别人带去快乐;死亡并不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