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暖er
2017年9月20日,人民网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一位北大教授的收入终于赶上了明星!但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案例是薛兆丰教授的《北大经济学课》。该课程的背后是17万学生的订阅,每人199元的学费,带来的是超过3500万的收入。文章还分析了知识付费背后的那些坑。比如,付费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及产品的过度营销带来的用户体验缩水问题。
诚然,从2016年下半开始,互联网付费知识类订阅专栏日益火爆,使得2016年获得了知识付费元年的殊荣。
在至今不过一年多的时间里,喜马拉雅FM,得到app,知乎live等一批知识付费平台为市场提供了蔚为壮观的产品。据阿里应用分发平台预计,知识付费的总体规模将达500亿。
那么,知识付费平台为什么那么火爆?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有需求才有供给。
大量知识付费平台产生的背后原因,从需求的角度来说,是知识焦虑。
知识焦虑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半衰期逐渐缩短,人们需要在专业领域深度挖掘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是分科教育体制下知识面过于狭窄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人们需要拓宽知识广度。换句话说,人们已经意识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由此产生的知识渴求是知识付费产品火爆的根本原因。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付费本身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就现代社会来说,最典型的知识付费莫过于学校的教育。另外,去书店买一本书,听一个讲座,参加一个培训班,都是要付钱的,这都是知识付费。
当然,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很多种,网络付费平台有它独特的优势所在。
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的便捷性,为知识焦虑找到了出口。
得到app人均1.65的订阅数背后,揭示的是有相当多的用户同时消费了多个专栏。人民迫切希望通过网络平台的便捷来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然而,得到app从最初上线50%的打开率,到最后打开率跌破20%,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很多用户订阅之后,并没有坚持下去。
源于对知识渴求的付费。最终却没有达到求知的目的。这是为什么?
很多人选择网上知识付费产品,就是因为它的便捷性和它的价值。这个价值既包括知识本身的价值,也包括时间价值。
相较于线下的知识库,线上提供的是经过深度加工之后的知识产品,是大多数人需要的干货。
没有废话,直奔主题,深度提炼,更符合人们高效获取知识的目的。
可谓省时(每天半小时)、省力(不需要翻阅大量资料自己总结)、省心(直接吸收干货)。
即便有这样便捷地获取知识的途径,还是有很多人付款之后半途而废。
想要掌握一个陌生领域的知识,只靠干货是远远不够的。
线上的知识速成班,只是提供了一个方向和一个大纲,想要靠它提供的五条或者五十条干货就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全貌是不可能的。
对一个领域的真正了解需要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这个知识体系需要从线下海量的知识存货中获得。
所以即便是把订阅的课程从头学到尾,如果不配合线下的深度学习,对于知识的了解也是不够深入的。
一知半解的知识,与其说是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不如说是满足了一把虚荣心。
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对于某一领域知识的简单了解,足够增加我们的社交资本。
没有学过经济学,听了几条经济学的干货,知道了需求和欲望的区别也就有了和别人交流的谈资。不了解人工智能,听了李开复关于AI的介绍,也知道了人工智能不是大片里的怪物,是不会攻击人类的。
有时候为知识付费,并不是因为知识的内容有多重要,重要的是,这是马云、李开复推荐的。有名人的背书,我们去学习了,好像格局就不一样了。
或者是像罗胖说的,女生都每个季节都觉得自己的衣橱缺一件衣服,尽管很多衣服一次都没有穿过,对这些女生来讲,付款的一瞬间,这件衣服的价值已经表达完毕了。
谁能保证知识付费的背后,没有付款那一刻的自我安慰和由此带来的满足感呢?
知识付费平台对人们终身学习者的定位,加上自身的知识焦虑,一种对优秀者的渴望促使一个人可以对多个产品付款。
如果线上的知识干货能与线下的深度学习相结合,那么,知识付费产品对学习来说就发挥了杠杆的作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对知识付费产品——付款还请三思。
我自己在各个平台订阅了几个课程,价格从9.9到199,各个层次。深感知识付费时代带来的便捷,更有感于这些付费产品的局限性。恐自己沦于满足虚荣心的漩涡,果断放弃其中无暇顾及的两科。选了真正需要和有兴趣的两科学习,并与线下买了相关的系列书籍,配套学习。希望能真正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