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讲师,为了传授更多的知识,每一张PPT摆满文字和图片。作为学员,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一边看讲义,一边听讲师讲解,一边忙着记笔记,一堂课下来累的头昏脑涨,却什么也想不起来,能记住的内容点少的可怜。
讲师在努力的输出,学员在认真的学习,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样无效的讲授、无效的学习,让人更焦虑。想要做到高效的输出和输入,需要先要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就如这本《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输出、输入有诀窍,抓住就入脑。
本书作者 [澳] 杰瑞德·库尼·霍瓦斯,借助12个领域内的科学事实,从文本、图像、位置、情境、错误、回忆、故事等关键词入手,让你说的别人能听进去,让你学得更扎实。
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做到输出有效,输入高效。不再是你说的我听不懂,我学的怎么也记不住。
大脑的语言运作机制
人类的大脑中负责处理口头语言有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听皮质,分布在大脑两侧,负责接收进入双耳的各种生声音,也就是人们同时听到不同的声音。
第二个区域是布罗卡区/韦尼克区,位于大脑的一侧,负责处理和理解听到的声音,也就是说同一时间只能处理一个声音。
第三个区域是左侧额下回,负责过滤声音,只留一个声音进入布罗卡区/韦尼克区,被人们大脑理解和记忆。
所以人们在同一时刻能听到很多声音,但只能记住一个声音。其它声音作为噪音存在。也就是说大脑不存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就像电视不能同时播放多个节目。
不存在同一时刻多任务处理
所谓的多任务处理,那是多任务切换。多任务切换会出现以下问题,产生切换成本、消耗时间、容易出错、影响记忆。
所以说,边聊微信,边发邮件,边开网络会议,看似节约时间,实则影响效果。你内这样的结果就你会把会议的内容发在聊天里,或者把聊天的内容发到邮件。
听音乐是否影响学习,这个因人而异,因听音乐的目的不同而不同。如果说听的音乐是非常熟悉的音乐循环播放,不会影响学习。如果是新的歌曲,必定影响学习。
输出有效
阅读是一种无声的对话,是你和作者的文字对话。你看过的字在你的脑子里听到了这句话的语音形式。读课件是一种声音,老师讲课是一种声音,人是不可能一边理解阅读的文字,一边理解听到的老师的声音。
所以在听讲座时,高明的讲师都是让你只是听,甚至连笔记都不要做,他们的PPT也只有寥寥几个关键字。或者留出记笔记的时间,需要听讲的人做笔记时,老师暂停讲解。
这就是讲师用的PPT不能有过多的文字,当然也不能有太多的图片,图片过多,也影响听课的效果。并且保持讲义的格式一致,减少大脑转换消耗的时间。
输入高效
基于大脑的运行机制,人们在听讲时,只需要专注的听,保持注意力,如果确实需要记笔记,也是有方法的。
记笔记的方法,有深记和浅记两种。浅记,就是在演讲过程中尽可能多把听到的记下来,不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属于机械的记录,往往记录的比较多,但意义不大。
深记,是理解讲述者的语言,并通过自己的大脑重新组织语言,理解深层含义。一般记录文字凌乱,字迹潦草,语言精练。
但这样记录会影响听课的效果,因为你在组织语言时,大脑会屏蔽讲述者的声音。所以,做深记时,一定要记录那些你觉得非常很重要的内容。
作为讲师在做讲义时尽量少些文字,一张PPT图片越少越好。作为听讲人员,尽量少记、精记达到深度记忆。让你讲的能让别人理解,让你所学的知识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