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里豪华的会场布置,高科技的电子屏播放着酷炫的PPT,讲台上口若悬河的演讲者,台下却多是昏昏欲睡的观众。
这样的场景你是否经历过呢?
讲台上苦口婆心的老师,戒尺在桌子上噼里啪啦发出一阵阵警告,拼命记笔记的学生却依然听得云山雾绕,不知所云。
你是否对这一幕也深有同感?
上述的场景屡见不鲜,为什么明明我们选择了去倾听、去学习,但是实际的结果总是适得其反。
追根溯源是因为我们不理解大脑处理信息的原理,选择了错误的信息投喂方式,所以当面对海量的信息输入时,大脑表现出“消化不良”的症状。
如何输出其实有诀窍的,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大脑的运行原理,《大脑喜欢听你这么说》正是这样一本有趣的书,作者杰德瑞.库尼.霍瓦斯在认知神经领域有着非常杰出的成就,他曾经在哈佛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全球250多所学校进行研究与开展讲座,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书中揭示了如何高效地自主学习、成功地沟通说服、清楚地讲解一件事的人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们正是掌握了让大脑又快又好地接受信息的诀窍,书中通过简明易懂的图像、游戏、迷题等方式介绍了12个源自认知科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将输入大脑的内容牢牢的固定住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窥探大脑的秘密吧。
01.探究“无声阅读”的秘密
考考大家,你觉得阅读是一种有声活动还是无声活动?
大部分人都认为,阅读是无声的,所以我们在图书馆、书店、阅览室才能看到非常和谐且有序的场景。
其实,这是一个不恰当的观点,书中提到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的说法非常合适,“阅读,是一种无声的对话”。
在历史上,有声阅读非常普遍,早期的图书馆也不像现在如此安静,曾经也是非常吵闹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的人们编书时字与字之间没有空格,俗称“连写字”,所以为了更好的明白书中的内容,需要大声读出来,用节奏、音调、语气传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7世纪和8世纪之交,爱尔兰修道士在词与词之间添加空格,感谢他们创造性的改变,我们可以不通过朗读的方式开启读书之旅,更多的时候可以用眼睛直观地看书。
这个习惯延续至今,以至于很多人认为阅读是一项无声的活动,但是如今我们的“默读”真的颠覆了传统的有声读书吗,还是你只是换了一种“读”书的方式?
科学家为了了解人类接受信号的方式,做了一个著名的“双听”实验。实验过程中同时打开电视和广播,通过两种不同渠道的信号输入,看看人们能否通过眼睛和耳朵同时接受两个信号源的内容。
结果,当然是否定的,人的注意力始终在两个信号来源之间切换,好像大脑里面有个开关,但是却无法做到同时将两个信号内容都接受。
所以,文中开头的问题,为什么面对充实且丰富的PPT内容,听众总是提不起兴趣,课堂上究竟如何听讲才能真正吸收老师的精华呢?作为演讲者如何才能成功的将信息传递给听众,作为学生如何才能高效地学习呢?
02.大脑“消化”信息的原理
要想解开上述问题的谜团,我们需要理解从听到信号到理解内容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书中提到信息从输入到理解的过程是由大脑结构取决的,大脑中理解口头语言的区域有三个:第一个是听皮质,第二个是布罗卡区/韦尼克区,第三个是左侧额下回,在三个区域共同作用下,完成了信号从输入到理解的全过程。
这三个区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听皮质区域,就像好客的主人,负责接收输入的所有声音,他对信号来者不拒,而且大脑两侧各有一个接受信号的“设备”,所以四面八方的声音我们都能同时听见。
布罗卡区/韦尼克区是负责处理和理解的中枢的翻译官,随时将我们从外界输入的内容翻译为大脑理解的文字,但是不同于听皮质的地方在于,他只驻守在大脑一侧。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就像车水马龙的道路突然从双向通道变成单向通道,势必会造成拥挤。这也意味着这位“翻译官”一次只能翻译一个方向的信息,另一个方向的信号就遭遇“红灯”。
左侧额下回就像一位负责的安检员,严格执行着“一次只能通过一条信号”的规则,面对同时涌入的两个声音,他来回不停地切换信息流,保证信号输入。但是由于通道一次只能允许一条信号通过,最终的结果只能选择一部分顺利通过,另一部分被淘汰。
理解了大脑的工作原理,就不难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PPT上面的文字和演讲者输出的内容就像两股信号同时输入耳中,信号同时接受后,不能及时被“编译”成大脑可理解的内容,在信号通道的关卡处被迫中断。
老师授课时,有的同学不记笔记知识点反而掌握的很牢固,有的同学一堂课记了满满的笔记本,但是实际掌握的内容却寥寥无几,也是类似的道理,他们彼此只能选择一个信号源,顾此失彼似乎成为常态。
03.掌握“接受”信息的法宝
相信读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既然理解了大脑的运作原理,应该如何运作才能更有效的“投喂”信息,让自己的演讲出彩,应该如何“接受”信息才能让自己的学习更加高效呢,接下来,书中告诉我们几点要点
1. 巧用图片代替文字
作者研究发现,人们虽然无法在听人说话的时候阅读文字,但是当静态图像和文字结
合时,人的记忆力(比起单独呈现)会有20%的提升。
回忆起我们上课的场景,如果教授讲课的PPT通篇全是文字,相信大多人没有坚持到
底的决心。得到创始人罗胖每年年底《时间的朋友》广受大家的欢迎,他的PPT曾经一度被当做演讲者的范本,我们探究原因不难发现清晰的图片加简明的文字,让观众容易聚焦重点,提升感知,好感陡增,在不知不觉中就爱上了这场演讲。
2. 保持格式的一致
为什么马路上的红绿灯的位置都处于差不多的高度?为什么新闻播音员在镜头前的位置一直固定不变?这是巧合吗?
这些原理都是遵循着大脑工作的机制,书中提到以相同布局呈现的内容的记忆效果会比那些随机出现、摆放位置不一致但内容相同的高处35%。
同样是演讲者,形式浮夸的PPT纵然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但是观众理解内容似乎非常费劲,因为无法预测页面的布局使得每次换页不停地适应新的变化,阅读相当于被迫中断,严重影响你的体验。
采用相同布局呈现的内容,可以快速适应,释放大脑资源去接受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就如同我们手机拨号键盘都是按照1-9的顺序,电脑键盘都是按照qwery的次序排列,这样让打电话和打字成为一件毫不费力的事情,倘若一个手机的键盘顺序每次都是新位置,相信使用他的人迟早得崩溃。
3. 一次讨论一个想法
2010年有一项关于“一心多用”的实验,实验中要求人们一边模拟驾驶一边记忆单词,
并心算数学题,结果大多数的表现比预期糟糕,他们的反映速度降低了20%,记忆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下降了30%和10%。
这个结果我们在之前提到的,大脑接受信息并只能处理一项内容的结论不谋而合,也解释一个道理一心多用其实并不靠谱,反而在频繁切换任务的过程中,影响大脑的准确性。
演讲者应该遵循“一次讨论一个想法”,TED演讲的风格能够让大家喜欢的原因是每次演讲只有一个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反之填鸭式的教学之所以效果很差,主要原因是整个课堂看上去似乎安排饱满,实则容易让学生在不同内容模块中来回切换,最终损害学习和记忆效果。
写在最后
“信息这样喂,大脑才爱吃;输出有诀窍,抓住就入脑”,书中用轻松诙谐的口吻将深奥的脑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名高质量的演讲者,如何高效的学习。
无效的沟通实在是一项头痛的事情,很多时候鸡同鸭讲的无奈充斥着生活各个场景,“君子某时而动,顺势而为”而掌握了沟通诀窍,我们就像是拥有了传递信息的魔法,说着大脑喜欢的话,做着大脑乐于接受的事。
书中提及的12个认知原理,每一个都像带着我们穿越传统的认知,拥抱全新的理念去理解这个多样化的世界,如果你也想走进大脑一探究竟,请翻开《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开启奇幻的大脑探险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