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感

知道莫言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后,便一直心念着他的书。一口气就看完了他的《蛙》,想把书放回书架,却总觉得还少点什么,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感想很乱,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莫言先生的这本书突破了一般的写作方式,将书信与话剧结合。一开始我都分不清,谁是故事里的人,谁是写作的人。读完之后才豁然开朗。

一开始并不能知道“蛙”与书本内容的联系,读到后面会发现,其实书本处处都在写“蛙”,因为“蛙”与“娃”同音,而整本书又无处不写“娃”。从旧社会的无限制生娃到计划生育再到新社会的代孕生娃,用娃贯穿全书,用娃展示了社会的变迁,用娃写出了人们的愚昧和可怜。

我觉得当时的人们挺可怜的,当然,女人更可怜一点。男人认为没有儿子就是断子绝孙,女人觉得生不出孩子就是罪大恶极。他们拼命抵抗计划生育,但超生的孩子还是要流掉,许多女人因此丢掉性命。于是他们谩骂,挣扎,最后陷入痛苦之中。一切都是因为“重男轻女”四个字,他们固守着自以为正确的思想,我只觉得愚昧又可怜。也不知道是谁最先提出这个思想,害苦了那么多人。

王胆,袖珍女孩,为生儿子挺着肚子四处逃窜,最后孩子生下来了,她死了,而那是个女孩。王仁美,偷偷找人取环,怀上二胎,做手术时随孩子一起流走了。小狮子,爱孩子爱到痴狂,自己生不出孩子便取走丈夫的精液找人代孕。姑姑,书中的主要人物。她的手,接生了无数孩子,也扼杀了无数孩子。她不被理解,遭人唾骂,她强悍,毫不留情,她是计划生育实施者的功臣,但她却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这本书是写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人。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痛苦,但是我有着和他们不一样的“痛苦”。

我今年十八岁,高二,但是身边的同学大多是十六、十七岁。堂姐曾经告诉我说,当时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不得不把我的户口本年龄写小了两岁,导致我不能那么早上学,而我又在幼儿园留了级,于是我就比身边的同学大了整整两岁。

年龄一直是我的敏感,我一直小心翼翼的腋着。我怕被被人说你怎么那么大了,怕因为自己的成熟会与他们格格不入。我的朋友很少,我交往过很多同学,但是我觉得与他们合不来。这曾一度让我很郁闷,为什么自己的朋友那么少?我不懂他们的一些行为举止,也受不了,我总感觉,是自己跟他们比,太成熟了。

我从来没有好好过过生日,甚至是十八岁成年,我还恍惚着,身边的同学才十六岁,我怎么就成年了?脑海倒流从前的时光,平平淡淡,无波无澜,没有什么令自己刻骨铭心、历久难忘的事,我好像什么都还没做,就十八岁了。那种感觉,就像有人偷走了自己的时光,但是却无法抢回来,只能罢手。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不知道是否有人能理解这份感受。

有时候我多希望自己也是十六岁,和身边的同学一样,可以不用那么成熟,不用将一件事考虑那么细致,还可以有大把时间浪费,可以慢慢长大。

可是时间已经偷走了,我能做的,是保护以后的珍贵时光。十八岁,同样也是很好的年纪。我只是不小心走在了别人的前面,不小心就长大了。

虽然有时很不喜欢这个年纪,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它。它让我成熟,让我有了一颗细腻、敏感的心,让我不敢浪费时光,这些,对我来说是很珍贵的东西。

希望以后的自己,善良也不十分善良,成熟也不十分成熟,努力长成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大人。

扯远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雨 像一个老奶奶 不停 碎碎念 絮絮叨叨的 细说往事 太阳 像一个老爷爷 烦了 躲着呢
    红尘久客阅读 5,360评论 35 34
  •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怀念我错过的一切 很多时候,...
    高小泽阅读 2,586评论 4 3
  • 文/梨柯 想立个flag,日更至三十篇,写什么都可以。 说起来简单,施行起来还真不见容易。计划赶不上变化嘛,随时都...
    梨柯阅读 1,560评论 0 1
  • 启阳有些微醉了,这个酒吧他来过多次,但都是与狐朋狗友,只有这次,他只偷偷地邀请了遂睿一人。从回国开始打球的第一天起...
    憩文阅读 2,4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