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济学并不是想成为经济学家,而是想做个在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想摆脱直觉和经验的控制,想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想颠覆自己多年积累的常识和思维定式,相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紧密连接而成的社会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是的,我就是有这样精准的目的所以才打开了这本书。
匆匆浏览一遍,作为常年只靠直觉和惯性思考的人,对我的冲击实在太大了。一个个故事,就像一个个漩涡,我走进去,还没明白就被推出来,随即又进入下一个漩涡,又被推出来。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可以做出那么多愚蠢的事情,而且还是一再重复。
2008年的一次单位会议上,我有机会听领导讲述了有关“基尼系数”的概念,当时觉得很牛,回来还给家人普及了半天。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当这个系数大于0.5时,则表示贫富差距很大了,中国现在已经是0.491了。后来,我不再关心基尼系数是多少了,我们开始直接讨论贫富差距。以前的地主和贫民也就是一碗面和一碗玉米面的区别,然而现在1%的富人积累的财富已经不可想象了,而普通人呢?就拿我们最关心的孩子的教育来说,农村的孩子可以享受义务教育,但放学后的时间基本被电子产品消耗。一线城市中产以上的孩子在课余,为了享受最优质的资源已经开始全球飞了,听讲座,看画展,各种收费高昂的冬夏令营等等是普通家庭想都想不到的。所以我的结论也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以前农村的孩子还可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现在真的越来越难了。
可是薛教授不这么认为。
有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收入很高,年龄大了可能就会降低,比如模特,网红,运动员。
有的人一直在40岁之前可能都是零收入,过后收入会越来越高,比如医生、教授。
有的人一直处于平均水平,比如公务员,出租车司机,服务员。
我们追求的的终身收入的最大化,而基尼系数统计的只是人们的瞬间收入的最大化。绝对大数的人穷,是因为年轻。所以,基尼系数并不能说明这个社会是好还是不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同样在国内,贵州、青海、甘肃等省份的基尼系数要比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高很多,国内整体的基尼系数一直在增长,但从2009年开始又回落了,这能说明了什么?什么也说明不了,并不能证明发生了什么。
在饥荒的时候,富与穷之间只是一袋土豆的区别,但却是生与死的区别;
现在,我们跟比尔盖茨的收入差距非常大,但实际享受的差距并不大。我们吃相同是食物,从同样的超市购买同样的日用品,读同样的书,听同样的音乐,坐同一架飞机(座位不同,同时到达),这是一个越来越削平的社会!
同工同酬对吗?,同工不同酬才让妇女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地位越来越平等。
交通拥堵怎么办?收交通拥堵费,把道路的使用权留给更有需要的人。
春节火车票买不到怎么办?跟机票一样实行动态票价。
先做大饼再分好饼?怎么分饼才决定饼能做多大!
------
这样的观点真的是突破我已有的认知。
无论如何,它让我真的很有兴趣去把有薛老师的“奇葩说”看一遍,让我迫不及待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的知识。
如果你和我一样有改变自己思维习惯的需求,那就来看薛老师的这本经济学讲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