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5日星期四 晴 农历腊月十五
规矩做人,规矩做事。优秀,就是坚持规矩,持之以恒。没有看到自己成功,是你没有坚持规矩,或者没有持之以恒。把每天该做的事情做到位。
开始写作打卡。我喜欢历史,这个可能和从小听收音机里的评书,《隋唐演义》、《三侠五义》,后来有了电视,印象最深的也是《射雕英雄传》,这些都是发生在过去,以某个朝代为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最近我还报名了教师资格考试,虽然对于一个中年人,也不会有那个学校会聘用,但是还是报了名。学一下,也是圆了一个当教师的梦。在选择报考科目时我选择了历史。
这些年虽然也看过不少的历史书籍,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的史料面前,我依然是个门外汉,只能算是个爱好者,我也不准备做个历史的研究专家,只是单纯的喜欢。所以想系统的读读史书,为了鞭策自己,也为了和大家分享读书心得,我决定开启一段读史旅程。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就从《史记》开始这段旅程吧。在打开这本鸿篇巨制前,我觉着有必要先拜见一下该书的作者司马迁同志。姓司马,名迁,字子长。司马,在周朝,是官职,后来司马氏便以祖上官职为姓氏,这也是一种荣耀。也说明了司马迁的基因不错。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吃皇粮的史官,司马迁算是子承父业,继续修史。司马迁小时候生活比较幸福,家里有余粮,他出生于公元前145年,文景之治几十年,这时正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好时候。“迁”,在甲骨文里就是拿着背包游走的意思,父亲给他起的名字,估计是这个孩子出生就比较活波爱动,他二十岁开始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旅程,在汉朝没有高速公路,没有汽车飞机,要靠自己的两只脚徒步天下,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要有信念和智慧。他先后历经了长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黄河等流域,沿途考察名胜古迹,访问历史遗事,调查社会风俗。这充分说明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正确性。一千多年后的王阳明也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就敢单人独骥深入漠北草原,正面迎击鞑靼人。没有阅历,孩子读书也只能是死读书。
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父死,遵遗嘱继志著史。后任太史令,阅读皇室所藏典籍,开始搜集史料。25岁司马迁开始接班,这个类似于现在父母是烟草局的,孩子将来十有八九也是烟草局的。教育世家、公安世家,工人一般就不好意思再叫世家,世俗叫接班。古代是干部世家,老子英雄儿好汉,世袭爵禄。门里出身自带三分,虽然有先天遗传的优势,但是也阻碍了很多人才本来可以在擅长领域大展宏图的机会。南唐后主李煜一个被皇帝耽误的词人。司马迁,则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虽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武帝,获罪入狱,处以腐刑。但受刑之后,忍辱发愤,艰苦撰述,根据《尚书》《春秋》《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史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官府所藏的典籍档案以及亲身考察访问得来的资料,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史记》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五帝本纪》是《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中的第一篇。《五帝本纪》记载的是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人——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的事。
明天开始穿越进入帝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