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注析》——雄雉(札记)

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这是一位妇女思念远役丈夫的诗。旧说多认为这是妇女之作。

朱熹《诗集传》:妇人以其君子从役于外,故言雄雉之飞舒缓自得如此,而我之所思者乃从役于外,而自遗阻隔也。

妇人因为他的丈夫在外服役,看到雄雉飞翔时悠然自得,而想到丈夫在外服役,感到阻隔分离之苦。

姚际恒怀疑此说,他说:上三章可通,末章难通,不敢强说。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是朋友互勉的诗,他说:雄雉,期友不归,思而共勖也。首章言远行乃自取。次言怀想之至。三章言难来之故。末期自勉,亦以共勖。此说可供参考

这首诗是闺中思远之作,前三章言相思之深,尚称真挚。末章口气一转,忽以教训说理作结,不但索然无味,连前面的意境也一并破坏了。同是思念久役的丈夫,《王风君子于役》便远胜于此诗。钟惺评曰:【百尔君子,不知德行】,非妇人语。【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真妇人语。所谓妇人语,应即指诗中这位思妇形象的抒情。此诗末章强作【非妇人语】,破坏了形象的完整性,后人对《君子于役》的赞颂远过于此诗,不是没有原因的。《雄雉》作者是上层人物,《君子于役》作者是农村妇女,诗歌源于生活,各人生活不同,主题虽一,她们歌唱的风格也就不相同了。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雉:野鸡。闻一多《诗经通义》:雄雉,喻夫也。

于:语中助词,无义。

泄泄:同【洩洩】,鼓羽舒畅貌。《左传·隐公元年》:其乐也洩洩。杜预注:洩洩,舒散也。马瑞辰《通释》:前二章睹物起兴,以雄雉之在目前,羽可得见,音可得闻,以兴君子久役,不见其人,不闻起声也。

诒:遗的假借字,别体作贻。赠送。这里的【自诒】是自找、自取之意。

伊:同繄,此、这。《郑笺》:伊,当作繄。繄犹【是】也。

阻:忧。《玉篇》:阻,忧也。朱熹训阻为隔,亦通。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下上其音:王先谦《集疏》:鸟飞由下而上,下上皆闻其鸣。音随身下上也。

展:诚、确实。《尔雅释诂》:展,诚也。展,信也。按展的本义训【转】,《说文》段注:此因展与慎音近假借。

君子:指作者的丈夫。

实:同寔,是,指君子行役。

劳:忧。陈奂《传疏》:此女望君子之词,言诚以君子久役之故。我心是劳也。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瞻:视。

瞻彼日月:马瑞辰《通释》:以日月之迭往迭来,兴君子之久役不来。

悠悠:绵绵不断貌。按此句为倒文,即【我思悠悠】。

云:语助词。下句【曷云能来】之云同。这两句意为,相隔的道路如此遥远,丈夫何时才能回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百:凡是、所有。

君子:这里指包括丈夫在内的朝中的统治者。

德行:指道德品行。这句是批评统治者不知道脩其德行。

忮:害人。《说文》:忮,很也。段注:很者,不听从也。《雄雉》、《瞻印》、《传》皆曰【忮,害也。】害即很义之引申也。

求:追求名利。马融《论语子罕》注:忮,害也。不疾害,不贪求,何用不为善也。

用:施行。

臧:善、好。王先谦《集疏》:何用不臧,犹言无往而不利。马瑞辰《通释》:末章则推其君子久役之故,皆由有所忮求。若知脩其德行,无忮无求,则可以全身远害,复何用而不臧乎?此以责君子之仕于乱世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