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常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读完《燃灯者》,了解了“时代楷模”陈立群校长的事迹,我想说,在新时代,老师应该做一个燃灯者,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擦星人。
陈校长,是一个燃灯者。他燃的灯不说照亮千家万户,至少改变了浙江一带,还有贵州苗寨,许许多多寒门学子的命运。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些学生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感恩社会,回馈社会,也真的是烛照千家万户,从作者采访的“宏志生”我们便可以知晓。或敬佩于陈校长的高尚品格,或感动于陈校长的无私奉献,读的时候,我便在想,如果,我们中国的每一位老师都有陈校长的育人情怀,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少年雄于地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百年之前梁启超先生振聋发聩的话语依旧是至理名言。知识改变命运,家之命运在于家之少年;落后就要挨打,国之命运在于国之少年。家庭的希望和命运,国家的希望和命运,很大一部分在于我们老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星星,或闪着光芒,或蒙着灰尘,我们老师,应该擦亮每一颗星星,让他们在浩瀚的宇宙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自信从容地光芒四射、闪闪发光。
初到台江县民族中学,陈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件事,向政府反映拆商品房,只为胖学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向第二件事,改造学校的食堂、厕所、宿舍。第三件事,走访学校建档立卡的贫困生,深入了解这些孩子的家庭状况。(只有深入,才有体会)
他做的事都是看似与抓教学“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他带的学校教学成绩却格外优异。那年高考,打破了从来没有学生上过600分记录,实现了8个600分的突破。
陈校长带的长河高中的“宏志生”,更是厉害,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考上一本,百分之二三十的学生考入清华、北大这些名牌大学,并且大部分都有好的工作,好的发展,有的还自主创业。他不让学生“死读书,每周的升旗仪式讲话,他都讲很多,帮助学生立志,志气,志向,志趣。
陈校长的事迹不可粘贴复制,但是他的育人情怀和他的精神却可以“拿来主义”。
父陪伴与爱对于孩子而言弥足珍贵的。父母离异,隔代监护、隔代教养,留守儿童,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班级也有。我们也常常看到,爱的缺失,让这些孩子们目光呆滞、眼神迷茫,未来彷徨。
“经历即人,我不了解一个人,又怎么能教育好他”,这句话也让我恍然大悟,若有所思。每个班都有“问题生”,都有“刺儿头”,我们也常常挠头,抓狂。其实现在想想,我们的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的不同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他的经历,他的成长环境。“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是问题家庭”,这句话真的不是空穴来风。我们不妨多走进学生的成长环境,多和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爱,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面对问题,没有从源头背景上进行深入分析,就不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
扶贫先扶志,首先要扶家长的志。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家庭教育,心理问题。“愚昧造就贫穷,贫穷遏制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立志,志气,志向,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