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莆田老家继续北上,沿沈海高速行驶约70公里,渔溪枢纽向东转渔平高速,跨过平潭海峡大桥,就从西南方向进入平潭岛了。跨海大桥两侧烟波浩渺、海天一色,禁不住诱惑,过桥后在地图上找条小路绕到桥下岸边,海水清澈,天空湛蓝,远处岸边一排排大风车缓缓转动着叶片,据说岛上超过8级风的时间超过全年三分之一。
因为傍晚约了朋友,要赶到福州,所以不可能玩遍所有景点,只好沿环岛路由南向北的景点顺序,走哪儿算哪儿。第一个景点是位于平潭岛西南角的象鼻湾,景区不收门票,不过淡季也没多少人。顶着烈日步行走过一段海堤,大约1公里左右看见一片海滩,乍看颇似鱼骨沙洲,两面海水,中间一片蜿蜒的沙滩。站在高处俯瞰,沙滩在尽头拐了个弯,所以整个海滩看起来像长长的象鼻子,因而得名。沙滩南面是宽阔的外海,北面则是一个小海湾,不知道是不是地理术语中所称的潟湖。
目测沙滩长度至少1公里,午后的阳光没什么遮挡,晒得脸上生疼,走到一半便匆匆返回。开车沿环岛路继续向东北方向行驶,没多远看到有条小路通往海边,于是拐道下去看看。正是退潮时间,海边露出大片滩涂,下去应该能挖出些东西吧?
继续往前走是个渔村,一辆载重卡车挡住去路,吊车正在从岸边的渔船往卡车里吊运生蚝,旁边一个小伙子认真地在本上记数,这儿总该是一手价吧?肯定特便宜。
调头返回环岛路,继续赶往海坛古城。所谓古城,已经没有任何古韵古迹可循,路两侧的仿古建筑被各种现代商铺占据,与许多城市的步行街看起来没什么区别,倒是适合游客住在附近,傍晚来喝个小酒,街尾的大舞台可能还有表演。
出古城向东走到尽头就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猴研岛,与台湾新竹隔海相望,距离126公里,折算为68海里,所以68是这个景区的主题,还好门票没定68。
回到环岛路继续向北,半个小时车程抵达仙人井景区。如果说平潭岛与东山岛景致上的差别,最明显的莫过于这里的岩石。东山岛与平潭岛分别位于福建最大的活动断裂带:长乐-诏安断裂带南北两端,地形地貌颇多相似,平潭岛陆地面积274平方公里,是东山岛的1.2倍,但海岸线却长达340公里,是东山岛的2.4倍。
正是这曲折漫长的海岸线,让平潭岛的景观看起来更具气势,比如海坛湾和坛南湾近10公里长的海滩,东海仙境景区林立的怪石,而仙人井只是东海仙境最具代表性的一角。历经数千万年海水侵蚀与风化,形成这50米宽、47米深的天然奇趣景观,井壁如同刀削斧凿,井底4个岩洞分布在3个方向,海浪涌入犹如蛟龙翻滚,涛声隆隆。
沿石阶向北100米左右,下到岸边的另一个景点叫作仙人谷,两侧峭壁与中间砾石堆砌的海滩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这些被海水打磨成鹅卵石形状的砾石,连颜色都显得与周围的岩石极不协调,像是从别处运来的一样。仙人井向南沿山脊步道有几处观景台,正东方向,面朝大海,一望无际,除了偶尔驶过的渡轮和头顶盘旋的直升机,一切显得那么平静。
走出景区已是落日斜阳,夕阳下的东美古村弥漫着烟火气,“如果没去过台湾,就来平潭岛看看”,这句无厘头的创意不知缘起何处。作为中国第五大岛,平潭岛与第一大岛台湾遥相辉映,脑海中闪过戚继光那首“但愿海波平”,盼望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迎着晚霞向福州方向出发,经过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时,环顾两侧美景,不免有些遗憾,这段没计划的行程,让我错过了蓝眼泪、将军山、君山、三十六脚湖,好多个景点,下次吧,平潭岛绝对是个值得再来一次的美丽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