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重在心境(内在的精神境界)的调整,外在环境次之。古人读书有“养气怡神说”,读书人大多有自己的书斋(略举几例:经文学家榆樾的“春在堂”,文学家梁实秋的“雅舍”,漫画家丰子凯的“缘缘堂”,历史学家陈寅恪的“金明馆”、“寒柳堂”、“眼不见为净之室”等)。应该说个人内在的心境与其所处的外在环境对读书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但外在环境只是读书效成的充分条件,内在心境才是其充要条件。
我一直认为夜深人静之时是读书的最佳时段。因为读书必须要遵循安静原则,国学经典《大学》中有云:“知止而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能后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它的原意虽是指为人处世的生存之道,却也同样可以理解为一种读书的心境。心不静,毋宁不读,读了反而会增加内心的负罪感,何苦为之呢?其实安静是一种中庸之道,从容而空灵,持盈而保泰,周国平(其性格内向好思、沉稳理性)便曾有“丰富的安静”一说。但我想这并非是绝对的真理,与之相反的例子(丰富的喧闹)也是不胜枚举的,例如徐志摩与张爱玲都喜欢在环境喧闹的地方创作,这种喧闹可以激发创作灵感。由此可见,读书心境的选择重在个人的习性与爱好,而非有固定的模式。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两类读书习好的心境都是绝少受外界影响的,能影响自己读书心境的只有是你自己。
另外,读书的心境与个人的人生态度也有关系。有的人天性乐观,属于天生的“乐天派”,这类人行为外显,好动多言,按道理来说是不适宜坐“冷板凳”的,就更谈不上读书的心境了。但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天生,而在后天的自觉。换言之,假设人的性格有天生自带的成分,那它也是与人生态度无关的。不能断言性格内向的人的人生态度就是消极的,二者应该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而非“决定论”。总的来说,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其读书的心境一般要优于人生态度消极的。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读书关键是一个“乐”字,如果读书不能从中获得快乐,而只是为了完成外在的既定任务,那么读书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读书的意义在快乐中得以实现!
读书的心境,可借鉴李承志先生的“读书四境说”,即翻、读、吃、品。我对其中的前两个境界可以说是深有体会:翻书,我闲来无事,每每喜欢泡书店,偶有好书便随手拿起“随便翻翻”,不时便会有意外的收获;读书,当自己翻到一本好书(每个人的标准不一),便会饶有兴味的读起来,没有什么特定的计划,非要在一个时刻读哪本书不可,只是纯粹的喜欢。我想对于“吃”书的境界,大概是读书过度的表现了,古语有形容这一境界的(废寝忘食、韦编三绝等),这算是真正的“读书人”;当读书到了“吃”的境界,便会不自觉的有了心得,于是进入“品”的阶段。如果说“翻”和“读”是业余读者的读书方式,那么“吃”和“品”便是专业学者的境界了!
读万千经典,品人生百态,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