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9月开始写作到现在,已有5个月的时间,说不清为什么,突然间,一点都不想写了,曾在文章中称,要将写作进行到底,现在却感觉被自己狠狠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在过去的5个月中,不管我的生活状态如何,不管我是拿写作逃避生活,还是真心热爱写作,至少我一直在一天天地坚持,不管成文质量如何,绝大部分的文章我都曾用心对待过,甚至更多文章,我都要花费三四个小时以上。
因此,我的态度、我的坚持、我的用心,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点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这让我没有机会去寻找别的挡箭牌,只能一心一意忠诚地面对自己,这类似于数学课上的控制变量法,将除了其中一个变量之外的其他变量都设为定值,专来研究这唯一的变量对结果的影响,放到这里,即是剖析我自身的问题所造成的不能继续写作的结果。
其实上述的分析已渐渐折射出了我性格弊病的一角,那便是一旦遇到我能力与承受力之外的困难,我总习惯性地逃避和退缩,我所寻觅的只是一个短期之内能让我感到安全的角落,当然,这也与我长期对父母的依赖不无关联。这也是为何我选择以写作为切入点的原因所在,因为在写作方面,我无路可退,我必须拿自己开刀。
最近几天,情绪一直有些低落,身体也有些上火,身心都不舒畅,加上父母的催婚,工作方面的一筹莫展,30岁的年龄与生活上的一片空白组成的尴尬,让我越发地感到焦虑和无助。昨天的文章《你们说,我是不是不正常》便是最好的见证。
今天,在与同事的聊天中,我终于发现了让自己感到焦虑和无助的一个注脚,那便是我无法真正地认同过往岁月中的自己。
这在我的写作中也有体现,比如在情感方面,我常常将自己描述为“缺乏感情经历”,其中正体现了我对这方面的敏感与自卑,我以过去在情感方面无所收获,来否定现在的自己。
而实际上呢?我也曾与几个女孩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只是结果的不尽如人意,让我放大了内心的失落,从而完全否定了自己在其中全部的付出,更不能很好地认可自己在情感中积极的一面,但那毕竟是曾经实实在在生活过的自己呀!我不去接纳并拥抱那个曾经的自己,任由其一点点吞噬我内心情感方面的自信,必将阻挡现在的我对自己的接纳与认同。
再比如工作方面,2012年底,我从襄垣县回到大同,通过关系在一煤矿上做安检员,而实际上,我们每天的工作只是履行程序般进工作面一线转一圈便出来,在变电所与同事们聊天聊到下班,只是在有领导检查时,才装模作样一直在工作面待着,其实关于煤炭方面的东西我都不怎么懂。
而现今回忆起曾经两年的工作经历,我越来越为自己那两年感到不值,特别是在两年以后,煤炭全面陷入低谷,我们放假后,我更觉得如果当初做点别的,或许自己现在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我未曾意识到的是,自己是以“事后诸葛亮”的态度来否定曾经的自己,毕竟不管上班态度如何,也不管通过那两年的工作经历有过什么实质性的收获,但铁定如山的事实是,我就是以那样的工作方式拿到了自己每个月的工资,让现在的自己有了一些存款,这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既然这个社会允许这种不够敬业的工作方式合理存在,那么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认同曾经工作中的自己,非要一个劲儿地排斥与否定那时的自己呢?
更何况就是由于那两年的工作积累的存款,让现在的自己至少在财产上有了一定的自由,而不至于去啃老,这难道不值得我骄傲么?
我常在写作中强调,自己的经历匮乏,不错,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客观事实,但从我自身来讲,过去30年怎么可能什么都没经历?更真实的一点是,我总试图全盘否定曾经的自己因各种失败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与付出,我在企图以这样的方式来遮掩我的过去。
而一个不容置喙的事实是,现在的我正是由过去的每一天的自己叠加而成,我不能发自内心认同过去的自己,我当然就不能认同现在的自己,又怎能更好地接纳现在的自己,并坚定、从容地做好自己呢?
这种心态表现在我的文章中,我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自己文章中好的一面呢?这种对自我的否定与排斥积累到一定量引起质变,必将对我的写作决心进行毁灭性打击,我在写作方面自然就会不想继续。
由此可见,认同自己多么重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为何那么在意别人的评论和点赞,因为我无法从自我认同中得到肯定与信心,只能将这种需求寄托在外界,而这是不可控的,终会导致我在写作方面不能从一而终。
因此,在以后的写作中,我要学会更多地寻找内心的力量来将写作进行到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