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听闻斧子老师的大名,大概还是半年前有幸在百度百家号《汉语故事》上拜读了斧子老师的散文诗集《等你归来》中的一篇短诗《失望》。那时便觉得文章的作者必是有着一定的生活阅历,对向往之未来怀有着自身的憧憬。再看简介:斧子?!照片中的人憨笑质朴,却难掩岁月风霜后的沉稳干练。这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又会怎样的故事?我一时好奇,直至前几日有幸联系上斧子老师本人,得到他的赠书——自传文集《鲤鱼》,昨夜快递到时,我便等不及拆封一阅,一览这位来自农村,出身底层的草根作家的前世今昔。
通篇三百余页,收揽作品七十七篇,精致的汉英双译别具匠心且构思巧妙。令人捧读在手便不忍一舍,待得放下书卷,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两点。虽然如此,但是困意全无。脑中唯有二字如鲤鱼般不断跳跃:“精彩!精彩!”将近六十年的人生光华,没有亲身经历断然是写不出如此有深度的感情,也道不出一句半句的蹉跎的。我想起了福建泉州籍作家蔡崇达的《皮囊》,如出一辙的回味光阴,斧子老师则用更为贴近地气的文笔一舒胸中沟壑,我想这也是其豁达的价值观使然。
不禁又翻看起了本书开篇的自序,斧子老师说自己,乃至周边的许多人都是一尾金色的鲤鱼,他饮湘江水成长,而化龙是其三生三世所追求的痴梦。梦中无它,唯有一跃龙门,化身成仙。我也来自乡野江畔,二十年喝过黄浦江的水,看过长江两岸的世事风情,也在北方的平原大地吹过徐徐的麦风,如今上了大学感受到的没有别的,只有一点:这是一汪大湖,然还不是我渴望的川流大海,奔腾至远洋天际才是我追求毕生的理想。我走过的路和桥显是远没有斧子老师所经历的山峰空阔,可浪子的情怀是共通的。无常的命运或是会捉弄人许多,若那人有了跃过山前高高龙门的意志,无论是田边地头,还是塘边水寨,抑或溪河流水皆不足以阻挡其化龙的决心。
愿所有人皆能走遍千山万水,流浪四方的同时,在为欢笑与泪水的高歌中瞻望前程。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