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93――伯术论
(2020年5月6日11:08)
在《象山文集序》一文中,阳明先生讲到到王道和伯术的关系。我认为,王道和伯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王道就是正道,就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道,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据本利益的道。行使王道的人,也就是真心为民办事的人,也就是真正具有仁爱之心的人,也就是致良知的人。而伯术也就是“霸术”,其实就是假借仁义的名号,做着自私自利的事情。行使“霸术”之人,则是借“博施济众”来收买人心,名义上“志于道德”,不过是为了满足私欲的功利之徒。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王道好说,就是充满正能量的道路,也是人人向往、追求的道路。而伯术,是人所厌恶、人所鄙弃,而又为许多人所愿做的。伯术,说白了,就是披着羊皮的狼,表面上很和善,为别人、为民众、为国家,骨子里其实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种人,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做的是男盗女娼。
试看,那些贪官污吏,那一个不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形象,在大会上、众人面前振振有词地反腐,而私下里大收特收,管不住自己。这种人,是欺人,更是自欺。说欺人,对别人没有一点诚意,光会做表面文章。即使表面做的好的,也是为了自己的一已之私。如果不利于自己的私利,表面的东西也是不会做的。为了掩盖内心的目的,时时要维护表面的东西,这不是欺人吗?说自欺,是因为自己做的都是自己不情愿,而为了目的而做的,心会很累,不是自欺吗?这种知行不合一的人,其实是内心很累的人,也是很可怜的人,也是令人痛恨的人。
阳明先生认为“一则诚、二则伪”。没有那颗真诚的心,行出来的“仁爱”就变成了一份伪,哪里有大道,哪里有天理呢?现在,我们常说,以人为本是目的,而非手段。作为目的,是我们奋斗的方向,用一颗真诚的人去追求的目标,生活得会很带劲、很坦坦荡荡、很有生机和活力。如果作为手段,就坏了,就会以以人为本为幌子,表面上行使以人为本,实则作为手段而做以已为本之事。生活得就会很累、时时要算计、时时要掩盖真相,累不累呢?生活得还有什么意思呢?
现在学习阳明心学,就是为了修炼自己的致良知之心,而慢慢地摒弃伯术之心,让自己更好地走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