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不知道对这个理论有人质疑过吗?当我们口渴、疼痛、困倦或者性欲难以克制的时候,也就是在生理需求非常紧迫的时候,我们会忽略朋友或者事业,没错,这正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给我们提供的答案:在生理需求没被满足之前,人们不会萌发更高层次的需求。
那么,我的若干问题又接踵而至了:当明天要考试时,你会选择睡觉还是通宵复习?眼看着大楼就要坍塌,为什么一名父亲要冒着生命危险闯入大楼营救他的孩子?为什么当你沉浸在一本有趣的书籍中时会忘记吃饭?为什么寻求刺激的人会追求攀岩、赛车这样冒险的运动而不顾安全需求?为什么在生理需求和社会性需求(后天习得的需求)发生冲突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不再适用了呢?下面我将从文化和优先层级两个视角来质疑他的理论。
首先,动机存在文化差异。考虑到跨文化因素,我们发现马斯洛的这个理论只适用于自我导向(个人主义)的文化,即强调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文化。群体导向的文化,强调团体的成功而非自我实现。
其次,动机优先级存在差异。不同个体的动机优先级不一定相同并且同一个个体能够随时改变动机的优先级。因为如果我们从功能分析、近端分析和发展水平分析三个方面的因素来考量的话,需求层级是流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1、功能分析侧重动机的功能性,即从进化的观点来看,与人们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相关的动机形成一个默认的层级:以基本的需求为基础,这些需求刺激我们去寻找生命的必需品,具有最高的优先级。从这角度看,跟马斯洛的理论相吻合。
2、近端分析侧重动机的接近性,聚焦在能马上改变动机的事件、物体、诱因和威胁上。比如新鲜出炉的面包发出的芳香是一个能够突然引起饥饿动机的近端刺激;当你沉浸在喜剧大片的时候突然听闻“着火了”,你的动机会立刻从对电影喜悦的享受转为恐惧和自我保护。可见,一个重要的近端刺激能够短暂的修改你平常的动机层次。
3、发展水平分析侧重动机优先级会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发生改变。比如,在婴儿期,饥饿和安抚处于需求中心地位;在青年期,性动机和社会认可可能占据需求动机主导地位。可见,生命的不同阶段同样能够影响到人的动机优先级。
由于不同发展阶段占主导地位的需求不同,所以每个阶段对近端刺激的敏感度也不同,比如一个小男孩小时候对接触安抚更敏感,到了青年时对美丽的姑娘更敏感。
写到这里,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会辨别不出一种情绪背后隐藏着哪种需求没被满足?从多元化的视角来看,动机层级是流动的,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啊!这种对学问的阿Q精神,是一种防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