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姐读小学四年级了,成绩尚可,不太擅长人际交往。但我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一般拥有独立灵魂的人,都不太喜欢喧嚣。
昨晚下班回到家,看到她坐床上玩平板,神情不对。便走过去问她怎么啦,看着不高兴。
她瑶瑶头,不答。
继续问:奶奶骂你啦。摇头。
爷爷骂你啦?依然摇头。
同学欺负你啦?还是摇头。
我哪里惹你不高兴了吗?继续摇头。
越问,表情越委屈。没问几个,眼泪刷的下来了。看着真心疼。
怕她受到什么伤害,而不告诉我。我的语气也越发温柔了。
走过去,搂住她。轻柔的说: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告诉我呗。不管碰到什么,爸爸妈妈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她还是不说。问:你不准备跟我说嘛?
她点头。
什么情况下,都不跟我说?
她继续点头。
眼泪止不住的流。除了摇头点头,啥都不说。
这样肯定问不出什么来,想到了《非暴力沟通》中讲的内容,先认同对方的情绪,描述对方的情绪。
我换了一种问话:你肯定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我想你现在一定很难过。你不想说任何话,你现在需要一个安静下,对吗?妈妈看到你这样,也挺难过,挺担忧的。怕你受到伤害,等你什么时候想说了,你再找我说,好嘛?
突然,“哇”的一声,哭出了声音。终于,一边哭,一边说了。
原来是跟她班里最要好的同学闹别扭了。那同学是她原来的同桌,昨天换了,然后为了一点小事,不离徐小姐了。徐小姐说,她花了半年的时间跟她建立了友谊,一有好吃的好玩的就送她,付出了很多,现在说不理她就不理她了!
徐小姐在班里没什么朋友,我虽然也希望她可以拥有几位关系好的小朋友,但我也无法去促成她多交朋友。
对于她的这位小朋友,我倒经常听她谈起,也经常看她送各种礼物给对方。我之前还提醒到真朋友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这种讨好式的友谊是虚假的,对方不会珍惜。
但徐小姐每次都反驳:她也送我好多东西呢。上次那个蜡笔,也是她送的。
我只好笑笑:好吧,你开心就好。
看她昨天哭的那个伤心,我知道那个同学是真让她伤心了。我后来跟她讲我小时候的事,讲几个同学合起来欺负我,把我最在乎的朋友从身边抢走,这些事情。
她说:原来你也有过这样呀。
我说:是呀。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朋友的伤害。真朋友的话,即便一时闹矛盾了,也会和好的。如果是一味讨好求来的朋友,终究是靠不住的。在我看来,你的这位同学,并不值得你真心付出,这种同学早点认清也好哦。你知道吗?很多优秀的伟人,都不太合群的。不合群没什么大不了的,让自己优秀,才是最重要。
她擦了擦眼泪,抬头问我:真的吗?
当然了。不值得的人和事,我们要学会放下。
没想到,她来了句:那我要把送她自己的东西要回来!
我苦笑不得。赶紧说:东西就不用要回来了。你想想看啊,你每次送她东西那一刻,你的心里是很开心的,对吧。
她点点头。
你那时候的开心,就值这个东西的价格了。
她表示同意,也决定不把送出去的礼物要回来了。
谈完后,又恢复了那个天真活泼的徐小姐。高兴的跟我吃晚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