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上课的时间是八点半,张永祥老师却提前到了,为上课做好准备后,便安静地候课。课还未开始,我已对这位老师生出了几分敬意。
张永祥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讲座内容是《经典诗文解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第一能力。张老师引用余映潮老师对教材“五读”能力要求言简意赅地对教材解读的目标进行了总结:一是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二是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又进一步阐明教学文本的解读应重点关注言语内容、文本形式两方面的内容(即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接着借助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文本解读的实例,从文本细读、联想想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比较参读、刷新图式、文本互涉等七个方面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经典诗文解读的方法。
最后用“多元有界”四个字精炼的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限度进行了概括。
张老师博闻强记,文学底蕴深厚,教学过程中,经典名篇诗作信手拈来,张口能诵。若仅仅是这样,也顶多算优秀吧。令我感受深刻的,是他解读文本时,处处体现出的文人的悲悯情怀。
张老师对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是同情的:“我问: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许多年了。”一句中的“住”字,答非所问,幽微曲折地表达了老王内心的苦楚凄凉,欲言却止,余味深长。
张老师对作者是极有同理心的,鲁迅《藤野先生》中“……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一句,张老师引导我们关注“指着”后面的“逗号”:逗号是可以去掉的,可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藤野先生给予鲁迅的温暖何其可贵,“指着”这个动作定是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本的形式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去掉逗号,固然可以,却难免失掉了一些情味。
张老师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十分有研究的,在后面的讲授中,张老师又从不同的切入点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等鲁迅的作品进行了解读,许多读来晦涩难懂处,经张老师引导启发,便豁然开朗了,对作品情感、主旨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张老师情思是十分细腻的,在说起朱自清的《背影》时,张老师问:作者为何选择写背影来表现父爱?离别的车站,作者只描写了父亲的四句话,难道没有唠叨叮嘱?作者刻意剪裁、省略不写的和刻意表现的,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咀嚼。曾经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所做一切皆不合乎自己心意的朱自清,在为人父之后,才慢慢理解了这深刻迂回的父爱……我看到张老师眼里也有光芒盈动,您是否也有相似的经历呢?
张老师带着我们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赏析《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客舍”表明昨晚已经住了一晚,可能也喝了一晚上的酒,此时已经没有多余的话了,只能劝朋友再喝一杯,再喝一杯,留下的时间就更长一点,“西出阳关无故人”实则是“西出阳关有故人”,因为故人在心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老师这句“因为故人在心里”,可真算得上是王勃的知己了。
张老师说,面对文学作品,首先要“去蔽”,去除遮蔽我们解读作品的先验观念、思想,包括对文本的权威、经典的解读。解读作品,需要从直感出发,面对作品,我们更需要“童心”“真心”“本心”,需要“心灵的高度自由”,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敏锐、专业的读者,做一个心灵自由的读者,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解读文本的有效示范,才能在阅读中,教会学生阅读,再用阅读的方法解决问题。
李金云老师在《跨学科多元阅读的教学改革》中谈到阅读教学的新趋势时说到:要培养具有自我觉察力的阅读者,要支持学生发展成为批判反思的阅读者,要培养学生成为自力更生的终生阅读者。
张永祥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实在,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文本的解读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我不断学习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便以今天作为起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