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26号在南京南站发生的男子翻越股道被进站动车挤压的事,我持续关注了几天。我的好朋友曾经劝说过我,不要一直研究消极的事情,现在有太多的事要做,没精力再来消化这样的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可是事情朝着预料之外的情况发展,我不能再保持沉默了。
我以为这种事不能随便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死者为大,首先应该尊重死者,其余的话不必多说。不管怎么做错了,他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人不可随意说道,更不可指责。我以为家属拿到了赔偿已经可以息事宁人了,没想到又起诉上海铁路局,并要求赔偿80万,这就有点不地道了。死者的妹妹发微博的时候,用面带微笑的自拍来为哀伤的事故经过说明做配图也是令我无奈极了,这不是悲伤应有的表情吧!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负有事故主要责任的,承担50%以上损失费用。当时很多列车因此晚点,仅D3026/7次列车上就有上百的旅客滞留。这些人当中,肯定有不少人有要紧的事要去处理,这后续的损失费用不让他家人赔偿就算好的了,还上诉,个人认为,不合情理了。
有了解过国外的人都知道,在日本,生存压力也很大,常常有人自杀,如果有人从JR站台跳下去,家属要支付近2亿日元的赔偿金,如果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自杀的,不管最后是否死亡,家属都要赔偿巨额罚款。就凭这一点,可能也是新干线准点率高于中国高铁的一个原因。
现在不管是普通火车还是动车组列车,准点率都提高了不少,我上个月出去坐了几次火车,由于运气比较好,真没遇到晚点的情况。看过这个事之后,我觉得有时候我还真的理解了火车晚点,少一丢丢的抱怨,说不定前方是发生了类似的事故,或者自然灾害什么的。
一开始很多人对此表示很同情,毕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随着事态的发展,这种同情渐渐的消失了。因为这人是跳下站台翻越到对面的股道去的,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奥斯特洛夫斯基
一个年轻人难道不知道不能这样做吗?不可能。那他一定是有什么比较着急的事情要赶去对面坐车,以至于都不走中转通道,直接跳下去?根据了解,该男子并不是在南京南站上车的,是中转旅客,肯定会预留中转时间,跳下站台跑去换乘的,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热爱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
很多事不是说说而已,比如规则。红绿灯不能闯,闯的人也不在少数。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不也是有人下车了?站台不能跳,铁轨不能横穿,还真有人跳下站台横穿股道。遵守规矩可能没人夸你,但是能让你处于安全的境地,违反规则不一定会出事,一旦出事了一定追悔莫及。
停车的时候,为了保护旅客不会掉进站台,动车组与站台之间的缝隙是很小的,不足十厘米。为了使乘客上车方便,新修站台全部都是高站台,低站台也都快改造完了。要是站台矮一点,他就爬上去了,缝隙大一点,他就不会被挤压了。本来起到了安全方便作用的设施最后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不遵守规则,任何保护都白搭。
很多人可能看过相关的视频,指责救援过程太慢,指责工作人员为什么不直接锯车而是挖站台,指责围观群众为什么不众志成城把车推开,这样就会很快实施救援。指责旅客为什么不上前安慰一下,不鼓励他。还有指责医护人员为什么不给他打一针,让他少遭罪。
把车锯了也得花费时间,有可能比破碎站台花的时间更多,动车组列车要是不结实,是不能高速运行的,这方法不靠谱,指责不当。工作人员做的也很到位了,不能说一个站台让几十个工作人员去维持秩序吧,这件事给司机带来了多大的心理影响,工作人员有可能丢了岗位,一年的奖金什么的都没了,这比起生命无足轻重,可有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过呢?大家都不容易,相互理解,少点指责。
把车推开这事更不靠谱,我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课本上出现过一个老农为了救出压在车下的儿子,把车抬起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动车组列车可不好推,空车也是几百吨。只推一节车厢也够呛,要是推的过程中发生了别的意外,造成了二次伤害,事故责任谁承担?难道是好心施救的人群?这个指责也不当。
指责围观群众不热心上前安慰的也是指责失当,这种情况谁不怕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样的勇士很少,大家都是普通人,何必五十步笑百步。真要是在面前,敢过去的人又有多少。但不是没有,医护人员一直在为他加油打气。
医护人员已经尽心尽力了,按照当时的受伤程度,即使在事故后第一时间实施手术也无济于事了,内脏早已破裂,只是被车挤压着,一息尚存。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有个人被大石板压着几十个小时,救援人员抬开石板前还能说话,一抬开就立即抢救也没能挽回生命。
指责让他少遭罪的人,也确实是一颗善心,不过这实在是想得太简单了,没有任何人能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问题。看看家属的后续反应,还好监控录像记录下来了,还有一些车迷在拍火车进站的视频的时候拍下了这一幕,不然恐怕要背上更大的骂名。
后来各个路局都开始讨论要不要在高铁站加装地铁站那样的屏蔽门,国内有的城际线路确实已经加装过,比如广珠城际。我个人认为没这个必要,候车的时候站在黄线外,先下后上,火车站客流量再大也不会有地铁那样拥挤。根据高铁科普第一人高铁见闻先生整理的数据“北京地铁日均发送旅客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最高纪录是1269.43万人次”屏蔽门确实在地铁系统起到了很大的安全作用,并有效减少了在地铁线路卧轨的人数。屏蔽门还起到了很大的节能作用,空调系统节能率达到50%,高铁站花费大量财力弄个屏蔽门的话是没什么节能作用的。
至于安全作用,第一,站在黄线外就可以保证安全,多此一举;第二,对于轻生者,不在站台卧轨,其他地方也可以呀,难道要在所有的线路上都做防护措施?有防护围栏还有人翻进去呢,无济于事。用这笔巨额资金来提升服务质量不是更好,旅客感到舒服,旅程也愉快。
愿逝者安息,生者热爱生命,尊重规则,让规则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让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