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街,偶遇到一个成年人骑个自行车,前面横杠上坐着个大小孩,突然间傻愣在那里好一会。想我爸了,很想很想!真想立刻赶回家去看看他。小时候,我爸也经常骑二八横杠自行车,只让我坐前面。他说,这样我一低头就能看见我家小幺女,我还能和她说说话。
我的父亲母亲是很普通的农民,生下哥/姐/我仨孩子。在懵懂的幼年时期,我曾经很严肃地问过一个问题:“爸,你有哥哥和姐姐了,为什么还要生下我啊?” 老爸看了我一下,笑笑,然后轻声说:“这是意外!我们得知有你的时候曾经去镇上医院想要打掉的,就这事情公社还点名表扬了呢,说我觉悟高,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打了不就是没我了吗?那我哪里来的?”
“你还是那个你!镇医院说你太大了,要打得去县医院,可是那太远了又花钱,再说打掉个小生命太可惜了,我和你妈没去!这不,公社为此又点名批评了,还说要罚640块,我和他们据理力争,没出钱!” 哦哦哦,还好还好,要不然我的小命就休矣。此后640元这个梗伴随着我长大,我很自豪,刚生下来就会“省钱”了。
父亲和母亲性格迥异却能互补,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个粗犷大胆一个内敛细致。父亲一直算得上村里劳作一把好手,也当过生产队长,从我有记忆开始就经常跟在他屁股后面,有时候去橘林里除草,有时候给甘蔗剥衣,有时候只是给干枯的禾苗舀水,最喜欢的是雨天去山坡上捡地衣,或者截水抓鱼......父亲做事情一丝不苟非常严格。记得我8岁那年曾经有一次插秧,父亲插6根秧在前面领着,我在后头插4根紧紧跟着。但是因为技术还没学到家,再加上人小手短体力也有点跟不上了,经常顾得了这头顾不上那头。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两步合成一步快速地插了起来,很快就赶上了父亲。父亲来验收了,首先他大大表扬了我一番,速度很快!我心里那个美滋滋啊。可是突然间父亲大踏步地蹚入水田,快速地把我插的秧苗拔起:“你这种插法明天就全部浮上来了,如果不重新插,那这一片今年会颗粒无收!自己想想看我们插秧的目的是什么?现在该怎么办?” 我傻傻地愣住了,颗粒无收那不是这么多努力都白费了?那可不行,我读书还指望这些稻谷上缴了农业税后交学费呢。我慢吞吞走到父亲身边:“爸爸,我错了,再插一遍吧,这次老老实实按照你的方法来”。“好,这次你在前,我在后,开始吧!” 父亲说完就下地了,我也快步跟了下去。这个人,就是我这一生中的第一个mentor,他用无数次自己的行动告诉我——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第一次把它做到最好!
从读小学开始,暑假基本上都在稻田里度过的。不是割稻打稻谷,就是扎稻草犁田,要么拔秧插秧,要是听到一声半声的打雷,还得火急火燎地赶回家收稻谷,稻谷被雨淋了那可就惨了。因为家里孩子多,除了做完自己的农事,父亲还会去承包别人家的活过来打点零工赚点钱。有时候我也会闹点小脾气滴几滴眼泪,毕竟还是小孩子,可劲儿地疯玩是天性。父亲总是一笑而过,慈祥地摸摸我的头没说什么。直到自己慢慢长大,外出上学工作,乃至现在也有了孩子每天要考虑生计问题,才稍微体会出父母那会的不易,也才深刻理解父母的职责所在。脸朝黄土背朝天,三个孩子一睁眼就要吃穿,还有学费,光靠自家地里的哪够?所以除了打零工,父母还会半夜起来去塘里网河虾,父亲更是开发出了好多技能——厨师,水泥工,伐木工,捕蛇者......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就是不肯去工厂,嫌被关着难受,真是可爱的人。只不过晚年的时候还是去厂里干过几票子,这一领域也不算是空白了。而“责任”二字也深深地刻在我脑门上,挥之不去了。
打小开始,父亲就很尊重我们自己的个人选择,上学/高考填志愿,乃至结婚大事亦是如此。关于嫁人,我和父上大人老金的一段对话,2分钟不到!没有棒打鸳鸯鸡飞狗跳,也没有哭哭啼啼,简短直接!
“老爹,我打算嫁人了!” 我说。“就是小Y嘛?决定了?” 老爹的声音听不出一丝波澜。“嗯,是的,可以吗?” “你决定就好了,是你要嫁人,又不是我!”典型的老金风格,当初高考填志愿也是这样一句话。顿了几秒钟,“还是按照习俗来吧,先订婚再结婚,其他你们自己搞,反正你们都在城里工作,怎么方便怎么来吧!” “遵命!我们去搞定!”
三个孩子里面我和父亲呆一起的时间最长,他的心性我也最了解,至今想来我有几件事情做得很不明智,曾经时常会有愧疚之心。最近几年愧疚心倒也淡了,毕竟多想没用,还不如拿点实际行动出来。我是在北方上的大学,路远所以是父亲陪我一起坐火车去的。家里和亲戚给我准备了一大堆好吃的,第一次出远门嘛,得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到学校后忙着注册到宿舍整理等,一切整理妥当,父亲说要回去了家里还有事情。另外班主任通知说下午要开班会,可是那会我怎么去火车站还不知道,赶紧问老乡学姐(学姐真得很nice,在校期间一直照顾我,后来她好像去宁波工作了,希望她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学姐二话不说立刻带上我们就走。就在这时,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然而当时我并不自知。事隔多年之后老妈偶然提及的:我忘记给父亲准备路上吃的点心了。听到老妈提及父亲是饿了十几个小时,然后才和隔壁座的老乡合伙买了一只烧鸡一瓶酒,我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了。女儿不孝,办事不周到!真是大错特错了......从那以后我完全改变了做事风格,凡事都提前思考做个计划先,后面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尽量减少类似的错误。这应该就是我的第4个mentor 给我的建议:Learn from practice!
父亲大大小小动了3次手术,可我都不在他身边,要么就在外地上大学,要么家人怕影响我工作没有及时通知我。在他最脆弱的时候,我不在他身边,这一点我很难过,也很愧疚。虽然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在他身边,但那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今年纪大了,老人又喜欢和老伴在老家呆着,只好时不时地打打电话,回去看看,也会隔三差五地接来住两天,亲手做点他们爱吃的。其它时间只好拜托哥哥姐姐帮忙照看了,她们离得稍微近一点。
《我的父亲》
从我呱呱落地那一刻起
您就为我据理力争
您就是那座山
让我在您的肩上步步攀升
您就是那座灯塔
点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是您披星戴月为生计而奔波
是您将刚出锅的菜肴送到我手心
是您牵着我的手走出家走向社会
是您让我明白做事的原则和责任
现在呵
哪怕您的背已经微驼
哪怕您已生出些许白发
可是您的眼睛还是那么深邃
您的话语还是那么有温度
您的手掌还是那么有力量
感谢上苍
把您送到我身边
赐予我们一起走过这段难得的父女缘分
我一次次欣喜地呐喊
有您这样的一位老爸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