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世事无常。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如果你想紧紧抓住一切,那么你失去的远不止这一些。
不敢放手,是因为舍不得吗?
我想我们不想放手,是因为我们不喜欢失去,更不喜欢失去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人都是惰性的动物,都喜欢处在安逸的环境中。等到必须做出抉择放与不放的时候,内心便会极度排斥,渴望能够再一次回到安逸的环境。于是就选择了紧紧抓住,渴望保持现状。
现实永远不会朝着你渴望的方向发展,每个人在遇到困境的时候都会抱着幻想或许过不了多久会慢慢变好。而这样想的人就会麻痹自己,使自己失去了勇往直前的动力。现实也会偏离他的预期情况越来越远。最终,他失去的远比预想的要多得多。
放手,就不会再有悔恨?
有些人享受在困境之中磨砺自己,他们能够果断的舍弃安逸的环境,去迎接新的挑战。但他们真能够百战百胜吗?
弗洛伦丝.査德威克是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由于当时天气寒冷,雾气浓厚。弗洛伦丝.査德威克考虑到自己的体力,以及“遥不可及”的终点而选择了放弃。却没有想到她离成功只有一英里,她本人对此懊丧不已。
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预判未来。他们只是凭借着以往的经历,来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这也可以说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最终的结局只有两个——赢和输。所以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没有什么侥幸者。
我们会因为我们的放手而悔恨,但如果我们因悔恨而放弃迎接困境,那么我们将会永远地失去这一切。那我们何不坦然,说一句放了就放了,未来的的我不比现在的我差!
放,是放弃一切?
项羽为了解巨鹿之围,为了能助长军心,在士兵上岸之后把锅砸烂,把船凿沉。每一名士兵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个个以一当十,最终大败秦军。
项羽放弃了逃生的后路,让士兵们能够明白此行唯有胜利才能够活下来。这在军事上是成功的,我不知道项羽在当时是不是早已认定此行必胜,只是缺了气势。但是以我来看这未免显得有些偏激。我觉得没有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把性命给赌上去,毕竟一个人只能活一次。
我们在放的时候也要学会有选择的放手,非万不得已于己有益的能不放就不放,因为这些东西也可以作为自己下一次开始的资本。我们能不断的前行,少不了外界物质的帮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的克服困境,让自己慢慢的变得优秀。当你回首往事,能深刻的感受到“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奋斗的你”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