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德教育落地到人性教育
读第80条《要保持“水源的清洁”》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苏霍的人学大师的称号,在这篇《要保持“水源的清洁”》的文章里,彰显无遗。他从一个青年罪犯的精神空虚和人性缺失,反思看到了学校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文章中有个事例,我是印象深刻的,我摘抄如下:
我曾经教过一个任性的、胡闹的、一点也管束不住自己的男孩子罗曼。他会无缘无故地一会儿打了这个同学,一会儿又把另一个女孩子的连衫裙故意弄脏。有一天早晨上课前,小女孩廖霞哭着来找我,罗曼已经把她扎小辫子的丝带扯去了。我把罗曼找来,对他说:“你听着,罗曼,你的自由是一种野蛮人的行为,它会使你在生活中跌跤的。要是成年人干出这种事,人们就会剥夺他们的自由,把他们关进监牢。我们对你将采取另一种办法。把你的右手伸出来……”他伸出了右手。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绷带,把他的手掌和手腕缠住,然后把他的手牢牢地捆在衣袋里,使他不能使用这只右手。“罗曼,我们今天就这样生活,不使用右手。为了不使你一个人觉得孤单,让同学们把我的右手用同样的办法扎起来”。孩子们照我给罗曼的做法一样,对我的右手做了同样的处置。罗曼惊奇地等待着,下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我说:“好吧,现在我们就准备这样生活……让我们试一试,这样生活是不是轻松……”一整天,我都跟罗曼在一起,在校园里,在花园里走,在教室里上课,一起吃饭……这孩子能够体会了:如果有一天真的失去了自由,生活将是一种什么滋味。后来,我又不得不给他上了几课,只是比较轻一些,没有那一次的严厉。罗曼终于学会了约束自己。
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角色体验和陪伴教育,没有说教,只有示范,这里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这是有人性的教育。
陶行知有个“四块糖的故事”,我们也来温习一下:
陶行知看到学生打架,他就把一学生叫到办公室,从口袋中掏出一块糖递给学生,学生感到莫名其妙,问:“老师你为什么给我一块糖?”陶行知说:“因为你按时来到办公室,这说明你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所以老师奖励你一块糖”。学生非常感激老师。陶行知又拿出第二块糖递给学生,学生不得其解,陶行知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了,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好的,所以奖励你第二块糖”,学生更加感动,于是讲出了他打架的原由:“看到那个学生欺负小同学,为了打抱不平才动了手。”陶行知听后又掏出第三块糖递给学生说:“第三块糖是因为不是故意跟同学打架,你很有正义感,你做得非常对老师表扬你”。然后又掏出第四块糖递给学生说:“第四块糖老师希望你今后做个好学生,不要和别人打架,我的糖奖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学生接过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从此这个学生奋发向上,团结同学,热心帮助别人,后来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
这个故事的广泛传播,是因为教育的特殊方式,没有训斥,只有正向的引导策略,还了解了事实,肯定了优点。同样没有说教,只有引导,这里的师生关系也是平等的,这也是有人性的教育。
国内外两位教育大家的这两个故事是他们教育思想的体现。下面,我们就接着来看看苏霍道德教育的人性论的特点。
一是正向的原则教育。苏霍说,“儿童和少年具有一种天然的社会直率性,那就应当明白地、毫不拐弯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白,什么是黑。你要马上拿出公正的表态来,丝毫含糊不得!我们不仅不能有一时一刻忘记这一点,而且要使这种第一次的社会经验在儿童和少年的生活中保留一辈子”。这个建议作为教师是好理解的,其实就是首先建立好做人做事的职责标准,比如我们的校规校纪、班风班规、小组公约等,这些大家比较熟悉。我还想借用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来说明正向教育的运用,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说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接下来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实际说明的是正能量的事例教育。 苏霍接着说,“我们应当让儿童在童年时代成百上千次地体验这种正义的思想取得胜利的心情,感到自己是这种胜利的参与者”。这是强调道德教育的体验式教学,道理犹如“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并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苏霍把这种正义感的人性教育,称作是“注射强有力的抗毒剂”。
二是反面的预防教育。苏霍说,“我们要使孩子们理解和感觉到:世界上还有些卑劣的、丑恶的东西。对于卑劣的、丑恶的东西的这种愤慨和厌恶,会渐渐地迁移,用来检查自己,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转变,一个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丑恶事物的深恶痛绝的品质,在决定性的意义上取决于这种转变”。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正面的行为和规范是需要坚守的,反面的不良做法是要学会判断的,知不足并学会调整,不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是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三字经》里也有类似的做法,“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教、过、严、惰、琢、习”等关键词都是从正反两方面对比教导如何做人和学习的 。在反面预防教育的过程中,苏霍专门提出了对儿童羞耻心的培养和对懒惰的抵制,他认为,“羞耻心是对于卑劣的、丑恶的东西的强有力的抗毒剂;形象地说,它是能浮载荣誉感、良心和自尊感的大船的深水”“懒惰是一切罪行之母”。可见,有了这种认识,道德教育才能预防个性学生行为规范的消极性和动摇性。
三是拓展的生命教育。苏霍把道德教育还升华到精神层面,拓展到生命的长度。他说,“一个人要成为具有劳动者、斗争者、未来的战士、未来的丈夫和父亲的意识的真正的人,他在14、15岁的年纪,就应当在自己灵魂的深处有一份丰富的精神宝藏”。我认为,这个精神宝藏就是一个人的言行规范的正向原则和明辨是非的道德判断,或者合起来说是一种道德收获。为了构筑起学生的精神生活的大厦,苏霍提出的建议是,“在学校里,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应当是主要的东西,也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苏霍对于不受管束的罗曼的“封手”教育,陶行知对于打架学生“四块糖”的教育,正好对应了“沟通心灵”的工作。苏霍的道德教育还把自己和学生看成了“命运共同体”,“命运把我跟这些最生气蓬勃的、最复杂的、而在我看来也是最有意思的少年们永远地结合在一起了,他们进入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不是他们,那么我所知道的、所会的、所做的一切也就都不存在了”。 何意?相当于是我们现在提到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教育!《三字经》最后几句话语也有“生命教育”的意思,例如“幼而学,壮而行。上至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可见,古人对读书治学、做人做事的教育也是“一以贯之”的,这本启蒙教育读本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苏霍对道德教育的生命意义是这样理解的:“我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就在于,要使儿童深刻地懂得: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是无助的、极易受到损伤的珍品”。我的感悟是,“财富”即为精神宝藏,“珍品”是说教师的关照和呵护的重要性,是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体验和珍藏感情,学会规则意识、纪律意识和公民意识,让关心和信任成为师生沟通联系的纽带。
苏霍的这篇《要保持“水源的清洁”》,本意是要保持儿童道德教育的初始源头,属于是“固本浚源”的教育方法。但我从中读出了正向教育、预防教育和生命教育三个主要收获,大可上升到生命教育,小可落地到“人性”教育,对我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状态和自己的教育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我想起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的一段话:“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让我们和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结出果实,而不是一朵空花……道德教育其实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有人性”的影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