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露西从很高的苹果树上坠下死亡,尽管警察已经给这件事情定性为意外,但男主觉得事情不同寻常,妻子可能死于自杀,但又没有证据,唯一的“目击证人”就是男主和妻子一起养的一条狗罗丽,于是男主为了弄清楚妻子到底是死于意外还是自杀,决定教宠物罗丽说话,从而最终让狗说出妻子死亡的真相。
在男主教狗说话的过程中,慢慢地回忆起与妻子从相遇到约会到结婚等日子,再一次体会到妻子对自己的爱。但由于妻子从小的身世比较可怜,心理有些阴影,做起事情来会有些难以理解和偏激,而男主却没有充分理解,只顾着自己,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妻子自杀。
我记得我的妻子身穿白纱的样子。
我记得她在婚礼上走向我,双手抱着一束鲜红色的花。
我记得她生气不理我我的时候,身体坚硬的有如一块石头。
我记得她睡觉时的呼吸声。
我记得双手抱住她的感觉。
我记得,我永远记得,她为我的生命带来了慰藉,带来了悲伤。
我记得两人共享的每一个阴暗时刻,至于那些光明的日子,我几乎无法直接凝视。
直到失去妻子之后,才知道以往每天的日子有多幸福。
昨晚看到一条微博,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患了阿尔兹海默症,已经忘记了老伴已经去世的事实,每天都到老伴生前养病的医院去找老伴,护士不忍拆穿,就陪着老人说话,过一段时间老人就会自己回去。半年以来, 每天如此。
同样的还有一个老爷爷,已经忘了自己的名字,忘了自己的地址,但身上还是带着写给老伴的情书还有多年前老伴的火化证明。
老来多忘事,唯不忘相思。
现在,很多人去看搞笑的电影,寻找有意思的事情,期盼着每天发生有趣的事情,把“开心和有意思”认为是幸福,慢慢地提高了自己“幸福”的阀值,每天怎么会开心。
书中男主也是这样,喜欢追求浪漫,快乐,后来才发现,怀念的最多的,大多是平淡的事情。
我想,这也是现在很多人对待感情和生活如儿戏的原因。总是躲避沮丧,恐惧等负面情绪,只是用“开心”来衡量感情和生活的质量。一旦日子归于平淡,便觉得自己失去了激情,变得很无聊,无论是感情还是生活,都是可以轻易放弃的了。
但是,哪能都是开心的事情呢?
最近看一些电影,都是老电影,比如《茶馆》,《阿Q正传》,《芙蓉镇》等,会特别同情里面一些人物的遭遇,觉得要是换了是我,我可能没有勇气坚持下来。
但是有时会想,这些都是虚幻的人物,真实的,有这么惨吗?
有的,比如我爷爷年轻的时候不正干,后来瘫痪在床以后,我奶奶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还要给爷爷治病。我爸爸从小就过着穷苦的日子,上学的时候只能带着干粮喝河里的水,十几岁拉着车去十几里地以外的地方收废品。我妈妈年轻的时候因为爸爸的赌博喝酒 ,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买来了农药,最后瞥了一眼沙发上睡着的我跟哥哥,扔开了手中的毒药。
但现在再回家的时候,会发现,父母都很知足,很幸福。我想,不是追求每天的“开心”,只要没有伤痛,平淡的生活,就会很开心。
看一些有关苦难的书,电影,不会让我陷入悲观甚至厌世的情绪,正相反,我会更加体会到在黑暗中,人性的温暖,就比如《芙蓉镇》中乡亲们看到被迫害的身怀六甲的胡玉音在弯腰扫街时,会立马过去帮忙并且问候她,这是多么令人慰藉的啊。
这些温暖,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足够让人有支撑下去的勇气了。
多试着了解一些痛苦,才能在遇到时,不至于崩溃,丧失对感情,对生命的希望。
当然,我也不是说不要去追求开心,我只是希望能够正确地定义“开心”。
总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其实,我觉得,不如意之事只有十之一二,如意之事才是十之八九。
能够平淡的过上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幸福了,就是如意之事了。
清晨从窗帘透过的阳光,午睡醒来之后的窗明几净,晚上回家之后亲人的问候,和恋人相拥时舒心的味道,这些都是平淡的幸福,都是如意之事。而这些,肯定也是在生命的后期,最让人念念不忘的了。
说到这,可能跟上面的《巴别塔之犬》跑题了,不过,我读完之后,想要表示的意思就是:能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平淡的过日子,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还有什么不知足,好生气的呢 ?
不知足的后果,很可能让人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