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说:中国父母都喜欢说一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大部分父母并不知道,真正的起跑线其实是在婴儿时期。她自己在养育大女儿时也走过弯路,后悔莫及。
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年纪还小,不懂事,没记忆。殊不知,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触摸、运动和玩耍,长大后往往性格内向,不合群、抗压能力差,自信低,社交能力弱,甚至会抑郁、自闭、自残和充满攻击性。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所以母亲只需要给宝宝提供足够食物就可以了。
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非常依赖母亲,从而难以独立,难以成才。”
华生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和塑造,得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尽量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大腿上,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
这套理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了整个美国,接着又影响了西方多个国家。后来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等,其核心思想皆源于此。
有多少孩子深受其害无法统计,但这个担忧母爱过度的心理学家华生,在自家孩子身上贯彻了自己的理念之后,其悲惨结果是:他的三个孩子全都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自杀身亡,二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儿子始终无法正常生活,只能流浪,靠父亲的施舍才能活命。
一直到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心理学家哈洛做了一个著名的演讲,演讲的题目叫——《母爱的本质》。“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这个演讲,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也颠覆了当时美国社会一直倡导的哺婴方式。
无独有偶,20世纪的精神分析学家 勒内·斯皮茨 在《医院制度》一书里,记录了他在育婴堂观察到的现象:“那些仅仅获得食物给养的弃婴,由于没能获得养育者的触摸和情感互动,会变得异常安静、孤僻和忧郁,很多婴儿不到一周岁就死亡了。一部分婴儿虽然活了下来,但难以像正常孩子那样发育,甚至不能坐、立和交谈。”
哈洛的一系列“恒河猴代母实验,后来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但因其过程非常残酷残忍,受到了很多批评和斥责。然而,这一系列实验的贡献实在是太伟大,它扭转了当时风行欧美的育婴方式。
后来哈洛觉得实验1不够充分,于是他又做了一个“旷场试验。”
他把幼猴放进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房间里放满了很多物品,积木﹑毯子﹑带盖容器﹑折纸等,都是幼猴喜欢玩弄的东西。
然后哈洛设计了三种情况:
房间里仅有“绒布妈妈”
房间里仅有“铁丝妈妈”
房间里一个妈妈也没有。
结果发现——
当房间里仅有“铁丝妈妈”或者没有任何妈妈的时候,幼猴都非常害怕和紧张,或是抱着头缩在墙角,或是蜷缩在毯子上,对周围的玩具不理不睬。
当房子里有“绒布妈妈”时,幼猴会立刻冲过去,紧紧抱住“绒布妈妈”。
过了一会儿以后,幼猴会把“绒布妈妈”当作安全之源,大着胆子去触碰那些玩具,轻轻摸一下掏一下,然后迅速返回“绒布妈妈”怀里,然后又试着去触碰那些玩具,如此循环往复,跟人类孩子一模一样。
将“绒布妈妈”拿走后,幼猴就会抱头缩在墙角,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给再多玩具也不要。
哈洛由此得出了两个结论:
独立并不是“孤立”和“狠心”培训出来的。恰恰相反,得到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离开妈妈怀抱去独立探索,成为更加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大人。
越是得到爱抚和疼爱的孩子,就越会敞开内心,变得开朗。而越是得到关注少的孩子,就越是会封闭自己的内心,漠视周围环境,孤僻不合群。
通过实验他还发现:幼猴在出生后,一旦跟母亲分离超过90天,这种伤害就无法弥补,即使此后再跟母亲或其他伙伴相处,也永远无法成长为正常的猴子,因为某个“关键期”被错过了。
一旦错过,那扇门就被永远地关闭了,情感纽带便再也无法建立。于是哈洛得出了结论——孩子出生之后的6个月,是建立良好母爱的最重要时期。为什么是6个月呢?因为小猴的90天,差不多就是人类的6个月。
哈洛这样总结道:“孩子出生后,父母特别是母亲,要避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否则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哈洛还给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符合人性的建议:人类的产假起码要有六个月。
愿我们都有做父母的智慧,带给孩子快乐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