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对一件事情投入过,那么,这个人在决定这件事情时会不仅仅考虑这件事情的未来前景,他还会考虑他在这件事情上的投入,这种行为是一种有趣而顽固的非理性心理,我们称之为沉没成本,也叫做“协和效应”。
协和效应的称呼来源于一个失败的合作项目。上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政府联合研发一种大型的超音速客机,叫做协和飞机。英法两国在决定研发该飞机的时候,对该飞机的前景并不明朗,颇有些冲动的意味,由于协和飞机的速度极快,内部装饰豪华,造成研发费用巨大,在研发过程中,英法政府一直处于终止研发和继续研发的纠结状态中,均因前期的巨大投入而选择继续研发,最终协和飞机研发成功,投入运行,但是因为协和飞机的巨大缺陷和高昂的维护成本,使该机不适合市场的竞争,最终给英法两国政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就是“协和效应”——沉没成本。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投入,不会只考虑这个事情的未来前景如何,人们还会考虑在这个事情上的投入,且投入越大,放弃这件事情的概率越小,最终蒙受巨大的损失。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沉没成本的例子,最简单的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就很形象。如果我买了一张电影票(这是我的投入),可是这个电影并不好看,或者不符合我的观影体验,此时我该做什么决定?看还是不看?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继续观看,这样我就蒙受时间和金钱的损失,只是因为沉没成本……
个人总结:第一,沉没成本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冷静思考,切勿冲动,比如与人交易时支付定金之前一定要冷静。
第二,沉没成本是一个人过去的投入,放在时间的轴线上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唯一对你做决定有影响的是另外一个变量——事情的未来演变方向是否与预期的一致。
第三,沉没成本没有好坏之分,一个理性的人同样可以通过灵活的运用,给对方造成有利于自己的沉没成本效应。例如,购买汽车时,销售人员会花很长时间陪你了解公司产品,这会让你感觉你已经投入了时间去了解该品牌,而且如果你支付了定金以后,你购买该产品的概率会更大。同理你和销售人员砍价的时候,运用好沉没成本同样可以得到很多的优惠项。
这就是“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