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国家图书馆
人无法用同样的自己,换不一样的未来。读书就是升级改变自己,迎接美好未来最好的方式。以下分享读书的“十不”原则。
001 不焦虑
快速变化的时代,大多数人深感焦虑,而焦虑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是身为人类的脆弱。而人类反脆弱的最大武器就是阅读。
002 不放弃
厚积而薄发,不要小看复利的重要性。读书也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积累的过程,每天花一点时间阅读,坚持下去,会在未来的某点豁然开朗。
003 不局限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所以,你的理解力池子不应该只局限在一个领域,扩大你池子的质量和密度,必然引发质变。
004 不盲目
不要盲目的一味阅读,数量并不等于质量。阅读时,需要多思考一本书的使命和最核心的价值点,不断向外围蔓延。
005 不心虚
读书时的学习交流不要心虚,也不要试图取悦别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你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值得去分享。
006 不实用
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但起不到多大作用的书就不读,这种读书的方式就太功利。有些知识虽然看着不实用,比如哲学,但它会潜在的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
007 不执着
读书不必执着,这条貌似和“不放弃”相矛盾,但其实维度不同,有些书读不懂,可以先放放,扩大理解力池子后再继续会更好。
008 不舒服
一本书读得太舒服,反而容易固步自封。读不懂的时候,正说明你已经站在了舒适圈的边缘,再跨一步就要打破边界、突破自己了。
009 不满足
不断总结反思自己,建立批判性思维,让自己的思维不断进步。
010 不开心
读书的状态不应该太开心,一点点的闹心加一点点的疑惑加一点点的兴奋这种读书的感觉刚刚好。
读书就像健身,一小时的训练会体现在肌肉上,同样一小时的阅读,一定也会体现在大脑上。
最后,愿你我“手中有书,眼中有花,脚下有风,心中有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