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样年轻的岁月里,和海子做着一样易碎的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想寻得一个地方,建一座木房子,与海为邻,清晨,推开窗户,海的的咸涩味道扑鼻而来,海的清凉的风迎面袭来。时常三俩朋友,过来坐坐,聊聊诗歌,说说远方。
翻开这本书,看到海子小时候,过早的的被冠上了天才的标签,有过一段短暂的享受期,却也让他过早的承担了不可言说的压力,只有更加的努力才能让天才的光环不褪。自从第一次崭露头角开始,就意味着人生的路光芒四射也同样的不同寻常。
看似漫不经心却也十分艰苦的考上了北大,那是海子诗歌启蒙的地方,也同样是在北大,他认识了此生挚友骆一禾和西川,这两为对海子的诗歌创作至关重要的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北大还是海子爱情的发源地,他倾注此生感情却最终孤身一人。家乡的麦田给海子的诗歌以灵感,而北大的情怀给海子的诗歌源源不断注以血液,不论是最初的短篇,之后长篇,海子经常写麦田,写故乡,写北大的人和事。
海子诗歌一个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太阳”,他的心之所往,心之所向。
海子是孤独的,生前他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他练气功,想要让自己放空,却反而越陷越深。海子是一个极致的人,对待任何事情都希望做到完美,读书时,努力成绩优异,写诗时,彻夜熬制,甚至对待爱情,仅有的几段恋爱也都是都不辜负……这些都深深的纠缠着海子本就无助的心。海子不断的写诗,将现实生活的抑郁绝望或乐观或悲观的写进他的诗歌里,每个写作的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海子有西川和骆一禾,他们以诗为友,彼此慰藉,终此一生。海子没能在生前让自己更多的诗歌和广大读者朋友们见面,这是一大遗憾,这也是使海子走向死亡的原因之一。
海子诗歌所呈现出来的诗意生活,被我们现在的人努力追求着,我们都想过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自在日子,却不曾看到这诗歌的背后却是诗人在绝望中透露出的向往。海子不断的去西藏,在西藏找寻自己灵魂的归属,不得。后期的海子一定过得很痛苦,这些我们无从感受,通过他的诗歌都感受到一些,却不可能是全部,因为他的诗歌总是给我们远方。海子卧轨,在悲痛的同时选择尊重他的选择,他写下遗书说,他的死不关任何人,生命的最后我们仍然看到的是这个诗人留给世界的善意和温度。
翻到最后,是海子年表,短短几十行,他的一生终结,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无论生前多么想要努力的不平庸,到最后都改不了共同的结局,能让世人记住的少之甚少,不禁一时失语,活着不易,还好有诗。
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以此结尾,愿你我都能诗意生活,不要辜负了海子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