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Mware
1.1 安装VMware
在VMware官网下载安装程序,傻瓜式安装教程完成虚拟机安装。
1.2 VMware创建虚拟机
-
Step1:文件 -> 新建虚拟机(Ctrl + N),根据创建向导创建虚拟机。步骤如下截图:
创建新虚拟机
选择自定义(高级)
保持默认选项,下一步
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选择Linux和Ubuntu64位
自定义虚拟机名称和存放位置
选择核数够用就行,否则影响Windows性能
选择内存够用就行,一般情况保持推荐值
选择NAT模式
选择LSI Logic
选择SCSI
选择创建新虚拟磁盘
按需设置磁盘大小
设置虚拟机文件名称
点击完成
成功创建虚拟机界面
1.3 安装Ubuntu
-
Step2:确认是否开启Windows系统虚拟化,任务栏右键 -> 任务管理器 -> 性能选项卡 -> 虚拟化(已启用)
确实虚拟化是否开启 -
Step3:选择Ubuntu镜像,安装Ubuntu系统
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
选择安装镜像,安装Ubuntu系统
点击开启此虚拟机,开始安装(安装完成后点击此选项是启动Ubuntu系统)
点击安装Ubuntu
选择正常安装,点击继续
选择截图选项,点击现在安装
1.4 配置虚拟机网络
- 设置虚拟网络
-
编辑 -> 虚拟网络编辑器 -> 更改设置(选择NAT模式那行)
点击更改设置 - 设置子网IP,此IP第3位数字自定义。后续创建的多个虚拟机IP均会已此IP的前3为为固定值开头。
-
2 Ubuntu系统
2.1 设置固定IP
-
设置各虚拟机固定IP,启动虚拟机进入系统,右上角逐级展开菜单,点击有线设置
系统网络设置
点击设置图标
设置固定IP,选择IPv4 -> 手动,地址(IP):192.168.3.100,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3.2(如果无法访问公网,手动设置DNS)
2.2 Ubuntu安装SSH
Ubuntu系统安装后,默认没有SSH模块,导致外部SSH客户端无法通过SSH连接虚拟机中得Ubuntu系统。在虚拟得的Ubuntu系统中,通过命令行安装SSH模块。
Ubuntu桌面,鼠标右键 -> 在终端中打开,弹出终端命令行窗口
更新apt源镜像,清华大学源地址: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help/ubuntu,根据说明更新。
更新命令行安装工具apt,命令如下
$ sudo apt update
- 安装SSH
$ sudo apt install ssh
- 如果使用SSH客户端连接Ubuntu系统是,提示root用户没有权限登录,在Ubuntu系统命令行按一下步骤修改配置文件
$ sudo vim /etc/ssh/sshd_config
将PermitRootLogin修改为yes
- 然后重启ssh服务
$ service ssh restart
2.3 管理系统服务
- systemctl命令
- 基本语法
查看服务名的方法:查看/usr/lib/systemd/system目录下的文件列表,该目录下每个文件都对应一个服务。systemctl start | stop | restart | status 服务名
2.3.1 控制网络管理服务
关闭此服务网,不会关闭系统网络,仅仅是管理了网络管理器而已(桌面右上角网络管理图标将不可见(2.1小节),配置网络会不方便)。
- 查看网络服务状态
$ sudo systemctl status NetworkManager
- 停止网络服务
$ sudo systemctl stop NetworkManager
- 启动网络服务
$ sudo systemctl start NetworkManager
- 重启网络服务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
2.3.2 设置后台服务自启配置
- 查看服务开机启动状态
$ sudo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 关闭指定服务的自动启动
$ sudo systemctl disable 服务名
- 开启指定服务的自动启动
$ sudo systemctl enable 服务名
2.3.3 防火墙管理
- 查看防火墙状态
$ sudo systemctl status ufw
- 临时关闭防火墙
$ sudo systemctl stop ufw
- 设置开机时启动防火墙
$ sudo systemctl enable ufw
- 设置开机时关闭防火墙
$ sudo systemctl disable ufw
- 查看防火墙是否开机自启,disable表示开机不自启,enable表示开机自启
$ sudo systemctl is-enable ufw
- 放行TCP协议的80端口,如果不指定协议,默认会放行TCP和UDP协议
$ sudo ufw allow 80/tcp
- 放行HTTP协议特定范围的端口(8000~8100),如果不指定协议,默认会放行TCP和UDP协议
$ sudo ufw allow 8000:8100/http
- 删除放行HTTP协议特定范围的端口(8000~8100),如果不指定协议,默认会放行TCP和UDP协议
$ sudo ufw delete allow 8000:8100/http
- 检查ufw的规则和状态列表
$ sudo ufw status verbose
2.4 关机重启命令
- 关闭并断电,等同于shutdown -h now
$ poweroff
- 重启,等同于shutdown -r now
$ reboot
2.5 修改主机名和host映射
- 修改命令语法(修改hostnam需要重启系统才会生效)
$ sudo hostnamectl --static set-host 新主机名
- 查看主机名命令
$ hostname
- 如果远程访问的主机,需要通过hostname访问连接Ubuntu系统,需要设置当前访问源主机的hosts文件。以windows为例,hosts文件中新增一下内容
192.168.3.100 主机名
2.6 apt软件包管理器
- 很多情况我们需要通过命令行安装软件,使用apt惊醒软件包的管理非常方便,下面列出常用的apt命令:
- list - 根据名称列出软件包
- search - 搜索软件包描述
- show - 显示软件包细节
- install - 安装软件包
- reinstall - 重新安装软件包
- remove - 移除软件包
- autoremove - 卸载所有自动安装且不再使用的软件包
- update - 更新可用软件包列表
- upgrade - 通过 安装/升级 软件来更新系统
- full-upgrade - 通过 卸载/安装/升级 来更新系统
- edit-sources - 编辑软件源信息文件
- satisfy - 使系统满足依赖关系字符串
- 安装net-tools,这样才能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网络配置信息
$ apt install net-tools
2.7 常用基础命令
2.7.1 man命令查看帮助
- 命令语法
$ man 命令
- 例如,查看ls命令得帮助
$ man ls
2.7.2 help命令查看帮助
- 命令语法
$ help 命令
- 例如,查看ls命令得帮助
$ help cd
2.7.3 常用快捷键
常用快捷键 | 功能 |
---|---|
ctrl + c | 停止进程 |
ctrl + l | 清除当前命令行屏幕,等同命令:reset |
ctrl + q | 退出 |
tab键 | 善用此键,命令行提示,补全,防止敲错命令 |
上下键 | 查找执行过程中得命令(查找执行过的命令) |
ctrl + u | 清除当前敲的命令 |
2.7.4 文件目录类命令
-
pwd,查看当前工作目录路径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 示例
$ pwd /root
-
cd,切换目录
- 基本语法
$ cd 目录 | 目录全路径
- 示例,切换到根目录
$ cd /
- 示例,切换到home目录(绝对路径)
$ cd /home
-
ls,列出当前目录内容
- 查看全部文件及文件夹
$ ls
- 查看全部文件及文件夹,包含隐藏文件
$ ls -a
-
以列表形式,查看全部文件及文件夹的详细信息,包含隐藏文件
$ ll
- 以列表形式,查看全部文件及文件夹的详细信息,不包含隐藏文件
$ ls -l
-
mkdir,创建目录
- 基本语法
$ mkdir [选项] 要创建的目录名称
- 示例,在当前路径创建一个名字为test的目录
$ mkdir test
- 示例,创建一个多级目录
$ mkdir -p /opt/dev/projects
-
touch,创建空文件
- 基本语法
$ touch 创建的文件名称
- 示例,在当前路径创建一个名字为config的空文件
$ touch config
- 示例,使用相对路径,创建一个名字为config的空文件
$ touch test/config
- 示例,使用绝对路径,创建一个名字为config的空文件
$ touch /opt/dev/projects/config
-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 基本语法
$ cp [选项] source target
source:源文件或目录,target:目标文件或目录
- 示例,复制当前文件夹中得config文件,到/opt/dev目录中
$ cp config /opt/dev
- 示例,使用-r选项,递归复制/home/eugene目录,到/opt目录中
$ cp -r /home/eugene /opt
- 示例,复制时,强制覆盖文件或文件夹,不进行是否覆盖提示
$ \cp config /opt/dev
-
rm,删除文件或目录
- 基本语法
$ rm [选项] 删除的文件/目录
- 示例,删除指定绝对路径的文件
$ rm /opt/dev/projects/config
- 示例,使用-r选项,递归删除目录中得内容
$ rm -r /opt/dev/projects
- 示例,使用-r和-f选项组合,强制执行递归删除操作,不进行是否删除确认提示
$ rm -rf /opt/dev/projects
- 示例,使用-v选项,显示删除指令的详细执行过程
$ rm -v /opt/dev/projects/config
-
mv,移动文件或目录,或重命名文件
- 基本语法
- 重命名文件名
$ mv oldFileName newFileName
- 重命名文件名
$ mv 需要移动的文件 移动后文件的存放路径
- 示例,修改/opt/dev/projects目录下的config文件名,为abc
$ mv /opt/dev/projects/config /opt/dev/projects/abc
- 示例,移动文件config,到/opt/dev目录下
$ mv /opt/dev/projects/config /opt/dev
- 基本语法
-
cat,查看文件内容,该命令适合查看文件行数少,一屏能显示完整的文件
- 基本语法
$ cat [选项] 待查看的文件
- 示例,查看/opt/dev/projects目录下的config文件内容
$ cat /opt/dev/projects/config
- 示例,查看/opt/dev/projects目录下的config文件内容。显示行号(包括空白行)
$ cat -n /opt/dev/projects/config
-
more,查看文件内容,该命令适合查看文件行数多,一屏不能显示完整的文件
- 基本语法
$ more 待查看的文件
- 示例,查看/opt/dev/projects目录下的config文件内容
$ cat /opt/dev/projects/config
- 快捷键
常用快捷键 功能 空格键(Space) 向下翻一页 Enter 向下翻一行 q 代表立刻离开more,不在显示该文件内容 ctrl + f 向下滚动一屏 = 输出当前的行号 :f 输出文件名和当前行的行号 -
less,查看文件内容,该命令比more命令更加强大,同样适合查看文件行数多,一屏不能显示完整的文件
- 基本语法
$ less 待查看的文件
- 示例,查看/opt/dev/projects目录下的config文件内容
$ less /opt/dev/projects/config
- 快捷键
常用快捷键 功能 空格键(Space) 向下翻一页 pagedown 向下翻一行 pageup 向上翻一行 /字符串 向下搜寻字符串功能,n:向下查找,N:向上查找 ?字符串 向上搜寻字符串功能,n:向下查找,N:向上查找 -
tail,输出文件尾部内容
- 基本语法
- 查看文件尾部10行内容
$ tail 待查看的文件
- 查看文件尾部5行内容,5可以根据需要查看的行数自行变更其值
$ tail -n 5 待查看的文件
- 实时追踪文档所有更新
$ tail -f 待查看的文件
- 基本语法
-
echo,输出内容到控制台,也常用于shell脚本
- 基本语法
$ echo [选项] 待输出的内容
- 使用-e,选项时,待输出内容使用双引号""开始和结束。同时可使用下列转义符
常用快捷键 功能 \ 输出\本身 \n 换行符 \t 制表符,也就是Tab键 -
>,输出重定向
- 基本语法
$ ls -l > 内容输出的目标文件
$ cat 指定文件 > 内容输出目标文件
$ echo "指定内容" > 内容输出的目标文件
- 示例,查看当前目录结构,输出到info.txt文件
$ ls -l > info.txt
-
>>,输出追加内容
- 基本语法
$ ls -l >> 内容输出的目标文件
$ cat 指定文件 >> 内容输出目标文件
$ echo "指定内容" >> 内容输出的目标文件
- 示例,查看当前目录结构,追加输出到info.txt文件(追加到末尾,不覆盖原有内容)
$ ls -l >> info.txt
- 示例,采用echo,追加制定内容到info.txt文件(追加到末尾,不覆盖原有内容)
$ echo print >> info.txt
-
ln,软连接
软链接也称为符号链接,类似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有自己的数据块,主要存放了链接其它文件的路径。- 基本语法,给源文件或目录创建一个软链接。源文件或目录,最好使用完整全路径
$ ln -s 源文件或目录 软链接名
- 删除软链接
$ rm -rf 软链接名
- 使用ll命令,查询软链接,列表属性第1位是l,尾部会有位置指向
$ ll
2.7.5 VIM
- 安装VIM
$ sudo apt install vim
- 一般模式
当vim命令打开一个文件时,默认就是一般模式。常用操作语法如下:
语法 | 功能 |
---|---|
yy | 复制光标所在的当前行 |
y 数字 y | 复制一行(从光标当前行,直到后续n行) |
p | 箭头移动到目的行粘贴 |
u | 撤销上一步操作 |
dd | 删除光标所在的当前行 |
d 数字 d | 删除光标(含)后多少行 |
- 编辑模式
当处于一般模式时,按一些按键可进入编辑模式,按ESC键可退出编辑模式。常用操作语法如下:
语法 | 功能 |
---|---|
i | 当前光标位置不变,进入编辑模式,此时可输入需要的内容 |
a | 当前光标位置后移一个位置,进入编辑模式 |
o | 当前光标下移一行(相当于Enter),进入编辑模式 |
I | 当前光标移动到所在行最前面 |
A | 当前光标移动到所在行末尾 |
O | 当前光标移动到所在行的上一行 |
- 指令模式
当处于一般模式时,输入[? / :]3个中得任意一个按键可进入指令模式(此时指令模式输入操作在最底部一行),按ESC键可退出编辑模式。常用操作语法如下:
命令 | 功能 |
---|---|
:w | 保存 |
:q | 退出 |
:! | 强制执行 |
/要查找得内容 | n:查找下一个,N:向上查找 |
:noh | 取消高亮显示 |
:set nu | 显示行号 |
:set nonu | 关闭行号 |
:%s/pld/new/g | 替换内容,/g global替换匹配到得所有内容 |
2.7.6 时间命令设置
- 显示年-月-日 时:分:秒
$ data "+%Y-%m-%d %H:%M:%S"
$ echo `data "+%Y-%m-%d %H:%M:%S"`
$ data "+%F %T"
- 手动设置系统时间(一般情况不会使用)
- 语法
$ data -s 字符串时间
- 示例,设置为2024-05-05 14:30:50
$ data -s "2024-05-05 14:30:50"
2.7.7 Ubuntu用户管理
2.7.7.1 添加用户
- 基本语法
$ adduser 新增加的用户名
- 示例,新增一个用户名为eugene的用户
$ sudo adduser eugene
2.7.7.2 查看及切换用户
- 设置和更改密码
- 基本语法
$ passwd 用户名
- 示例,更改用户名为eugene的用户的密码
$ sudo passwd eugene
- 查看用户
- id查看用户名为eugene的用户是否存在
$ id eugene
- 使用cat命令,查看/etc/passwd文件来确定创建了哪些用户
$ cat /etc/passwd
- 使用su命令,切换用户
- 基本语法
- 切换用户,只能获取用户的执行权限,不能获取环境变量
$ su 用户名
- 切换用户,同时获取用户的执行权限和环境变量
$ su - 用户名
- 基本语法
2.7.7.3 删除及修改用户
- 删除用户
- 基本语法
- 删除用户,但保留/home目录下的用户主目录
$ userdel 用户名
- 同时删除用户和/home目录下的用户主目录
$ userdel -r 用户名
- 基本语法
- 修改用户
- 基本语法
- 删除用户,但保留/home目录下的用户主目录
$ usermod -l 新用户名 老用户名
- 同时删除用户和/home目录下的用户主目录
$ usermod -d /home/新用户名 -m 新用户名
- 基本语法
2.7.8 Ubuntu用户组管理
每个用户,默认都有一个和用户名同名的用户组。
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
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修改。用户组的添加、删除、修改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2.7.8.1 用户组增删改查
- 新增用户组
- 基本语法
$ groupadd 组名
- 示例,新增一个test组
$ sudo groupadd test
- 删除用户组
- 基本语法
$ groupdel 组名
- 修改用户组
- 基本语法
$ sudo groupmod -n 新组名 现有组名
- 查看现有组
$ cat /etc/group
2.7.8.2 添加移除用户
Linux和Unix系统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主组(Primary Group)和可能的多个附加组(Sencondary Grops或Additional Groups)。
用户的主组,在创建用户时被指定,默认与用户名相同。当创建一个新文件或目录时,默认情况下,这些文件或目录,会被分配给用户的主组。
用户的附加组,不会影响创建的文件,仅影响权限。
- 修改主组
- 基本语法
$ 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 将用户添加到附加组
- 基本语法
$ usermod -aG 组名 用户名
- 将用户从组中删除
- 基本语法
$ deluser 用户名 组名
2.7.8.3 sudo组管理
sudo命令设置普通用户的root权限,可简单理解为sudo是将指定命令给到root用户去执行。
默认情况,只有安装系统时创建的那个用户才能使用sudo命令。其他用户需要管理员将需要使用sudo命令得用户,添加到sudo组中。
- sudo命令免密配置,编辑/etc/sudoers文件,在下列行中,最后一个ALL前面,添加NOPASSWD:。注意,/etc/sudoers没有写权限,vim保存退出时需要使用:wq!强制保存退出。
- 使用创建系统时创建的用户(拥有sudo命令使用权限的用户),将eugene用户添加到sudo组中,使其有用使用sudo命令的权限
- 基本语法
$ sudo usermod -aG 组名 用户名
- 示例
$ sudo usermod -aG sudo eugene
2.8 文件权限
2.8.1 文件属性介绍
Linux是一种典型的多用户系统,不同的用户处于不同地位,拥有不同的权限。为了保护系统安全性,Linux系统对不同用户访问同一文件(包括目录文件)的权限做了不同规定。在Linux中我们可以使用ll和ls -l命令来显示一个文件的属性及文件所属用户和组。
-
文件属性,从左到右10个数字表示。如果没有权限就会出现"-"号。
文件权限说明- 0-9数字表示:
- 0首位,表示类型。在Linux中第一个字符代表这个文件是目录、文件或链接文件等。
- "-",代表文件。
- "d",代表目录。
- "l",代表链接文档(link file)。
- 1-3位确定属主(该文件所有者)拥有该文件的权限,用户权限。3个数字或字母,从左到右分别代表:读、写、执行权限。
- 4-6位确定属组(所有者的同组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用户组权限。3个数字或字母,从左到右分别代表:读、写、执行权限。
- 7-9位确定其他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用户及用户组以外用户权限。3个数字或字母,从左到右分别代表:读、写、执行权限。
- 0首位,表示类型。在Linux中第一个字符代表这个文件是目录、文件或链接文件等。
- 0-9数字表示:
2.8.2 文件权限修改
-
使用chmod命令改变文件或文件夹权限
修改文件权限说明.png - 第1中方式
- 基础语法:
u:所属者权限,g:所属组权限,o:其他用户权限,a:所有(u+g+o)$ chmod [{u | g | o | a}{+ | - |=}{r | w |x}]
- 属主权限增加执行权限
$ chmod u + x
- 属组权限去除写权限
$ chmod a - w
- 第2中方式
- 基础语法:
r=4,w=2,x=1,例如,属组权限设置读写权限:r+w=4+2=6,设置读写执行权限:r+w+x=4+2+1=7。$ chmod [mode=421] [文件或文件夹]
- test.txt文件的属主权限设置为读写(rw),属组权限设置为读执行,其他设置为读
$ chmod 654 test.txt
- test.txt文件的属主权限,属组权,其他均设置为读写执行(rwx),一般不会这样设置权限,因为这样的权限等于裸奔。
$ chmod 777 test
2.8.3 文件改变所有者和所属组
- 使用chmod命令改变所有者
- 基本语法
-R选项,递归操作$ chmod [-R] 权限所属用户名 文件或文件夹
- 使用chgrp令改变所属组
- 基本语法
$ chgrp 权限所属用户组 文件或文件夹
- 使用chmod令同时改变所属用户和所属组
- 基本语法
$ chmod 权限所属用户:权限所属用户组 文件或文件夹
2.9 搜索查找
2.9.1 使用find命令
find命令从指定目录向下递归遍历各个子目录,将满足条件的文件显示在终端。
- 基本语法
$ find [搜索范围(指定目录)] [选项]
- 示例,使用-name选项,指定文件名查找。本示例是查找当前目录下,所有.txt结尾的文件。
$ find ./ -name "*.txt"
2.9.2 使用grep命令过滤查找及"|"管道符
管道符,“|”,表示将前一个命令的处理结果,传递给后面命令处理。
- 基本语法
$ grep 选项 查找内容 [源文件]
-n,此选项表示显示过滤查找匹配内容的行号。
-v,此选项表示反向匹配搜索,也就是排除指定查找内容以外的内容作为查询结果。
2.10 压缩与解压缩
2.10.1 使用gzip和gunzip实现压缩解压缩
- 基本语法:
- gzip,压缩文件,只能将文件压缩成.gz后缀的压缩文件
$ gzip 文件
- gunzip,完成解压缩,.gz后缀的压缩文件
$ gzip 文件.gz
- 限制
- 只能进行文件压缩,不能压缩目录
- 压缩文件后,原文件不保留(删除掉原文件)
2.10.2 使用tar实现压缩解压缩
- 基本语法:
$ tar [选项] 最终压缩包的文件名.tar.gz 需要打包的目录(最后这个参数可以指定多个文件或目录,使用空格分隔)
- '-c'选项,生成.tar打包文件
- '-v'选项,显示详细信息
- '-f'选项,指定压缩后的文件名
- '-z'选项,打包同时压缩,如果是一个.gz文件需要加此选项,否则就不加
- '-x'选项,解压.tar文件
一般选项会组合使用,例如: - 打包目录,通常使用-zcvf
$ tar -zcvf project1_backup.tar.gz /opt/module/project1
- 解压,通常使用-zxvf,同时在待解压的压缩文件后,跟上'-C'选项,指定解压后的存放目录(不使用此选项指定目录,默认为当前叶索文件同级目录)
$ tar -zxvf project1_backup.tar.gz -C /opt/module/project1
2.11 硬件监控
2.11.1 磁盘空间监控及查看
- df命令,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 配合-h选项(此选项以较易阅读的GBytes,MBytes,KBytes磁盘容量单位显示已使用,未使用等系统磁盘容量),查看文件系统整体使用量
$ df -h
- du命令,查看指定文件和目录的磁盘使用空间
- 基本语法
$ du 目录/文件名
- 使用'-a'选项,递归显示当目录下所有文件目录及子目录大小使用情况。
- 使用'-h'选项,以较易阅读单位显示已使用容量。
- 使用'-sh'选项,只查看当前磁盘暂用了多少磁盘空间,不进行递归。
2.11.2 进程监控
2.11.2.1 ps命令,查看当前系统进程状态
- 基本语法
- 查看系统中得所有进程
$ ps -aux | grep 查看内容或者进程ID(PID)
- 可以查看子父进程之间的关系
$ ps -ef | grep 查看内容或者进程ID(PID)
- 选项说明
- '-a',选择所有进程
- '-u',显示所有用户的所有进程
- '-x',显示没有终端的进程
- 'ps -aux',显示信息说明(共11列),代表信息顺序如下:
- 创建进程的用户名
- 进程ID(PID)
- 进程占用的CPU百分比
- 进程占用的内容百分比
- 虚拟内存的大小,单位KB
- 占用实际物理内存的大小,单位KB
- 该进程在哪个终端中运行
- 进程的状态:R:运行,S:睡眠,T:停止状态,s:包含子进程,+:位于后台。
- 启动时间
- 占用CPU的计算时间
- 启动进程使用的命令
- 'ps -ef',显示信息说明(共8列),代表信息顺序如下:
- 创建进程的用户名
- 进程ID(PID)
- 父进程ID(父进程被KILL关掉,其下的子进程也会随之全部关掉)
- CPU用于执行计算的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IO密集型运算]。反之优先级越低[CUP密集型运算,需要花大量时间运行])
- 启动时间
- 该进程在哪个终端中运行
- CPU占用的时间
- 启动进程使用的命令
2.11.2.2 kill命令关掉系统进程
- 基本语法
- 用过进程号(PID)杀死进程,选项'-9'表示强迫进程立即停止
$ kill -9 进程ID(PID)
- 用过进程名称杀死进程,支持通配符,在系统因负载过大而变得很慢的时候很有
$ killall 进程名称
2.11.3 内存监控
- 基本语法
- 查看服务器总体内存(单位:兆)
$ free -m
2.11.4 网络端口占用监控
- 基本语法
- 查看指定进程(PID)的网络信息
$ netstat -anp | grep 进程号
- 查看网络端口号占用情况
$ netstat -nlp | grep 端口号
- 'n',拒绝显示别名,能显示数字的全部转化为数字
- 'l',仅列出有在listen(监听)的服务状态
- 'p',显示哪个进程在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