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骊坐在去上海浦东机场的地铁上,昨天情绪有些抑郁,不知道该如何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很好地和解和融合,苏骊带着耳机听神山纯一的轻音乐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默默想着可以在上海的地铁上有位置坐已经很幸运,腿上放着一本周国平的《偶尔远行》准备在去浦东机场的地铁已经近四个小时的飞行时解闷和让自己平静下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苏骊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开始想从书中寻找答案,想起她曾经看许知远采访陈冲那一期,那会儿陈冲刚去美国留学,对中国和美国文化之间很迷茫,那会儿她说,经常看书,总想从书中寻找点什么解答。
想起前阵子单位实习结束的实习生小盆友,男生,复旦大学毕业,苏骊有些看不透她,又觉得心思深跟自己价值观不在一条线上,而偶尔又觉得他说话的方式比较可爱。
临走前,苏骊送他一个小音箱和一张大闸蟹的礼品券,后来他将大闸蟹礼品券换回来,说太贵重,愣是要苏骊请他吃饭。
苏骊在得知他实习要走那会儿说,到时候实在没人请他吃饭,就请他吃饭,一句玩笑玩,不料他确一直当了真,别人三番两次组局,他都不去,还跟苏骊这来说自己都没去,美其名曰“守信用”。
后来苏骊因为出差忙两人就没提这事儿,小男生讲跟别人聊天的截图发过来说,看人家多大方,让苏骊反思下。
苏骊看这截图,忍俊不禁,到底是小男生,这是她自个儿曾经用剩的招数,不过显摆他有人珍惜,而抱怨苏骊对他不够好。
苏骊玩笑地回复,“好的,我反思,既然别人已经这么大方了,我就不用这么大方了。”
小男生后来没再回复,苏骊想着他一定被堵着了。年轻真好啊,可以纯真。
此时的地铁从黑暗处驶过一片光明阳光灿烂的地方,身边不带着耳机刷抖音,拿着行李的姑娘在苏骊不经意间下车了,苏骊觉得耳朵清静了不少。
此时的苏骊觉得自己带出来的一本专业书和一本周国平的《偶尔远行》,书都是男人写的,未见太硬,应该带晓雪写的那本《优雅》亦或是那本外国小说《人生清单》,情感更为细腻一些,不管怎么样看吧。
此时地铁车厢里,几位上海阿姨说话很大声,有些人生怕给别人添麻烦,这是教养;而有些人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无形中给别人带来不便。
苏骊笑笑,或许是自己太过小心眼,要求太高,苏骊开始看周国平的《偶尔远行》。
苏骊对周国平的印象还停留在高中语文课本、一位相处不错的男生在清理就是的时候送他的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翻开扉页,再看周国平介绍时,发现他是上海人,北京大学,随着年龄渐增,苏骊见识也在加深,对人的理解也稍微深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