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幅画跟诗有关,说起诗,不知道大家最先想到什么,反正萃花想到的是李白,是他傲视一切权贵在庭中踱步吟诗的样子,光芒万丈赛太阳。
这幅李白的画像名为《太白行吟图》,出自于南宋画家梁楷之手,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不画背景是什么操作?
整幅画完全不设背景,画面里李白昂首挺胸,极目远望,头部及五官用细笔勾描,头发和胡须细致到每一根。
然而,占据画面大半部分的长袍却是由两笔轻墨从肩部一拉到底,稍有顿挫,线条粗放却不失流畅。乍一看还有点神似企鹅的身躯。
李白微微仰起的头后背在身后的手生动点明了“行吟”的主题。整幅画线条以一当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描绘出的李白的形象却活灵活现。
相信大家看到这样的画势必会觉得很亲切,现在很多简笔画不就是这样的吗?
完 全 没 错!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太白行吟图》恰巧是古代的简笔画代表作,这对画家的“简”和“快”提出了很高的挑战:“简”要求画家构图简洁,人物刻画得够简约,同时线条还要富于变化;“快”则要求画家行笔速度快,从侧锋行笔中尤其能看出笔力是否强劲。
简笔画能有多难?
虽然萃花叨叨叨说了简笔画显功力,难度大。但是不少朋友可能还是会质疑:这寥寥几笔能有多难?该不会是梁楷不会画才独辟蹊径吧?如果大家真这么想,还真是和学者们想到一块去了!
不少专家根据梁楷同类简笔画作品推断,像他这样狂放的笔触,画不来那种工整细笔的白描作品,直到《黄庭经神像图卷》的出现才觉得啪啪啪被打脸……
看到这种白描的道释人物,就得重提一下李公麟,那个画画不爱用颜料,只用线条造型的大佬,他是梁楷习画效仿的对象。
梁楷注重传神并从求“真”的目的出发作画,直接影响到他后期风格的基调,纵使画风180度大逆转,他的写意简笔画也不失“真”。萃花不说还不打紧,说完了大家可能更疑惑了,那梁楷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画风突变呢?
这得从他的绰号说起,梁楷被人戏称为“梁疯子”,他生性豪放,嗜酒如命,性情极其放荡,但如果就因为这个给他扣上“疯子”的帽子,恐怕古代就没几个正常人了!真正给他“定罪”的,是他不留情面地拒绝皇帝的御赐“金腰带”一事。
是什么让他画风突变?
元代画史《图绘宝鉴》中记载,梁楷因为画技很好,被皇帝相中,并授予了南宋最高艺术奖——金腰带,这个荣耀就意味着以后他都得在画院里搞绘画工程,作画题材由皇帝定。
放荡不羁的梁楷非但不领情,还把钦赐的金腰带挂在院子里扬长而去。放着旱涝保收的公务员不做,还挑衅皇帝,这一举在大家眼里就是“疯”。
不过,不做御前画师只是给梁楷放飞自我提供了客观条件,思想上的“疯”是更重要的原因,毕竟哲学指导我们的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梁楷与南宋高僧智愚和尚和居简和尚交往密切,受“狂禅之风”影响,“行动上的放荡不羁、思想上的放任自流”,他坚信繁复细密的描画虽然表面上面面俱到,实则面面俱不到,所以他独创了简笔画,既加深了意境的深远,也契合了禅宗简洁明快的参悟方式。
也是因为这个,梁楷的画常常被归为“禅画”一列,何为“禅画”呢?“禅画”是在佛教禅宗思想影响下的绘画分支,它的特点是“着墨不多,深藏玄机,题材不拘,皆作禅理”,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调。
用“禅画”的特点来解读《太白行吟图》,梁楷将李白入画另有玄机,傲视权贵的李白其实就是他自己,是南宋画坛的一股清流,在不少画家都以挤进画院为荣时,他却为了追求精神的自由,摆脱了画院的束缚。
自唐至宋,中国绘画向来是以工笔为时尚的,画得越精细越受人欢迎,像梁楷这种简笔写意人物画远没有工笔人物画那么幸运。大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类作品在国内流传太少,而大部分都东渡到日本,成了日本的国宝。
所以大家是不是也感受到了萃花介绍这幅《太白行吟图》时,也不像从前那样有底气地说它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评判梁楷简笔线描的成就,他把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推到一个新的水准,不但影响了明代浙派画家吴伟、吴门画家唐寅等人的写意人物画,还对花鸟画家徐渭的大写意有着很大的启迪。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