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上错火车了,怎么办?
我以前和朋友开玩笑,我曾经上错过两次火车,是这么一回事,不是自己买的票,一次是我的表哥帮买的,还有一次是我三姐夫买的,他们都把日期买错了,我也没有注意看时期。就这样我按自己要去的日期去的。并且每次都得进站,还上了车。不要问我是怎么进去的,我也不知道,当然最后还是被赶了下了,你说是不是很囧。于是我假装不以不识字,以免更尴尬。
这已经过去很久的梗,但是我今天为什么又把提起。
因为昨天我大姐打电话给我,说我侄子读书的学校老师打电话要他办张工行的银行卡,得到了点学校的补助。并且要用微信发过去,可是我大姐和大姐夫不会。我说不用担心,明天我过来一会就搞好了。可是他们还是接二连三的打电话了,因为他们非常操心办不到卡,还有就那老师说今天就要银行卡号。
我和跟他说好,我早上九点过过去,可是他七点过就打电话我,吓得我以为自己睡过头了。可是我起来一看,才七点过。我起床赶过,可是因为堵车,我一个多小时才到约定好的公交站。于是他在公交站等了我一个多小时。
我去了才知道,昨晚上我大姐夫晚上十一点过还去外面找工行。但是他可能就远远的看了一眼,没有看清楚有人工柜台没有。我和他去了,才知道哪里只是自助取款机。最后还是我用手机百度地图搜索附近的银行,找到银行帮他办好银行卡。并发给了我侄子的老师。
不知道怎么的,我脑海里不由想我的长辈,我的几个姑姑,我姨妈们。当然还有我妈妈。当然后还有我的两过姐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读过书,而我的妈妈应该可以做她们那代人的代表,传统且不识字。
我记得曾经小学有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有一断这样的问话: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而我家就在贵州的大山里面,抬头望去,山连山,绵绵不断,一直到山与云相接的地方。于是小时候我经常在想山的那边是什么,直到有一天我问我的母亲,但是她没有说。可能我母亲连“海”都没有听说,或许在她看来山的那边除了山还是山吗?
可是她还是告诉我要走出去,不要向他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也许她说走出去,考上一个大学吗?因为那时候我村大学生都没有也一个。
我从书本里知道长长的火车,知道了高高的大楼,于是我也有了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于是有了一个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电筒,裤脚沾满露水,在淤泥的小道上高一脚低一脚,小心行走的小男孩。
我母亲是很传统的人,她生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顾好丈夫和孩子。并且在那个年代,山里普遍的重男轻女,还是就是落后贫穷,所以许多女孩都没有得读,当然了,我大姐,二姐也就没得读。
1978开始改革开放,可是改革的风吹到贵州的大山里已经是九几年。大山里的人才开始尝试走出去。而我的父亲也是这个时候去外面打工的。我经常听我母亲说,我父亲就得二十块钱做路费出去。二十块钱能干什么,如果在现在也就是买两碗粉了。但是幸好九几年的时候,钱还值钱。
后来我的母亲也跟着我的父亲来到贵阳,到了城里才发现做什么都要文化。可是我的父亲就读到小学二年级,我母亲更大字不识。于是他们只好做那种又重又脏的活。慢慢的他们在城里站住脚。将我和我三姐接到城里。
第一次坐火车,原来火车真的和书上写的一样很长很长,长得看不见头。第一次知道除了泥路,还有水泥路,走在上面,靴子不沾泥。
我羡慕我父母的爱情,在我所有的记忆中,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我父亲去那里总是带着那不识的母亲一起。我父亲有点懒或说有大男子主义,他从来不做饭吃。我们不在家的时候,有剩菜剩饭就热着吃,没有的话,就看家里有点花生或水果做下酒菜,喝点酒,等我母亲回来做饭吃。所以我母亲不管去那里都待不住,总是担心我父亲没有饭吃,急匆匆地赶回家。我母亲骂他不会做饭的时候,我父亲总是笑了笑说:“不是有你吗?”而我父亲在外面的时候,总不放心我母亲一个去那,因为我母亲不识字,怕我母亲走丟了。
我母亲和我大姐、二姐出远门的时候,从来不敢一个人,因为她们在面对车水马龙找不到路。因为她们不知道那路标写着什么,她们只看见一条天车来车往的路。
其实像我母亲和我姐姐们这样的人现在还很多。如果有一天,你在车站遇到有人问怎么坐车,因为她不识字。请你好好告诉她,因为她真的可能不识字。
你好,请问这里怎么走,我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