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读《论语》,目前已经读完了论语第一篇学而。
未读《论语》之前,总感觉里面写的都是些枯燥的大道理,距离自己的现实特远的。之所以开始读论语,是因为自己想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想知道他所认为的知行合一是什么?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后才知道,要想理解《传习录》中的内容需要看儒家的一些经典著作,于是趁着图书馆闭馆之前借了本《论语》;
论语放到了寝室,中午吃完饭睡觉之前,会翻上一翻,看完之后,睡的挺香的。
这周最触动自己的一个点是: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担心别人知不知道你,你需要担心的是你是否知道别人。一开始读着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很一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看了樊登的讲解后才知道,此中有深意。
别人知不知道你是一个结果,对于结果来说,我们不管多么地重视,多么地想要去改变都是无能为力的,它是过去的事实,同时也是关于别人的。人改变超过自身之外的东西总是很困难的。但自己知不知道别人,这却是完全关乎自己的,是可以将原因归结于自己身上的。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地发问:“我为什么要去了解他人?我的精力有限,能认清自己就不错了,哪有时间去了解其他的人。”这也是我之前的看法,很想当然地认为,包括现在,我也会遵循惯性,下意识地去这样认为,把注意力全部放到自己的身上,很少去观察、关心周围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其他人?我认为有两点理由:
1.学习的机会:当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一个人身上的优点,从而知彼解己,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的效果,便会模仿他人身上优秀的品质,改正自己的行为。其次,我们还可能获得现实中的接触,当你足够了解一个人并且有机会和他相接触的时候,我们便可能有针对性地向他请教问题或者成为朋友,发生更强的链接。
2.更强大的力量: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的快乐总是短暂的,只有同他人交流和他人发生接触,我们才可以获取更加长久的快乐,在多年之后回想起仍是带着微笑。积极的正向反馈、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都不是单独一个自己可以获得的,是需要别人参与的。
在孔子那个时代,自己身边有优秀的人,自己却不知道,不了解是很可耻的。我想在这一个时代,也是这样的,特别是对于一个渴望成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