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当你看到这些形容古人风姿卓绝的诗句时,你一定是在脑海中构造出自己想象的风华绝代的模样。
《雄狮少年》中主角的人物形象真的让我生理和心理都感到不适。导演说,这是到广东采风的结果,都是写实的,让我们打开手机,关掉美颜,看看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眯眯眼。导演,你才是要打开手机,好好看看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谄媚恶俗和懦弱。电影主角的形象就像是患了唐氏综合征一样,吊眉细眼,眼角上挑,故意丑化中国人的形象,谄媚西方对中国的刻板讽刺印象。据说这部电影在国外拿到了奖,却在国内扑了街,这说明普通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导演的傲慢和对西方的谄媚终于得到反噬。你愚弄观众,脱离群众,艺术已经不能为生活服务,你高高在上愚弄观众,谄媚讨好西方的姿态真的太难看了。
电影打着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口号,行着丑化中国人,诋毁传统文化的行径。一个从小没有接触过舞狮的少年,因为被人霸凌,就随便从路上拉过几个人,训练几个月,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到舞狮冠军。得到冠军后的主角为了生计,放弃舞狮,远走上海打工。这太搞笑了,这是讽刺中国传统文化舞狮无法养家糊口吗,现实中舞狮人的收入是很高的,冠军更是年薪百万千万。打工还要去上海,广东不发达吗!?导演说,眯眯眼是符合实际,主角丑是因为符合留守儿童的身份,观众一抵制主角形象就批判观众审美不行。
我只想说,导演太傲慢了,脱离了现实的艺术就是空中楼阁,镜中花水中月,倒塌只是时间问题。丑化中国形象,冲到国外拿奖,迎合西方人对中国人傲慢的刻板印象,卑躬屈膝,真的是耻辱。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导演却跪太久了,仍然抬不起头,挺不起腰板。
长此以往,在这样导演的人物丑化的推动下,国人还有什么形象可言,在国际上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和文化。文化自信,?我觉的是文化打压,文化自毁。我认真看了网上广州舞狮的表演,舞狮队员大多是从小训练的,没有十年功底,是不会有精彩绝伦的表演的。这样的中国人才值得赞扬,学习。
庆幸我是从影视圈百花齐放、神仙打架的时代过来的。我看过老版四大名著,我看过焦恩俊的《小李飞刀》,被探花郎英俊洒脱的气质吸引,我看过梁冠华的《神探狄仁杰》,被狄大人断案如神,运筹帷幄的智谋震撼。我看过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黄日华版与胡军版《天龙八部》,被快意恩仇的江湖和出神入化的武功折服。我看过成龙系列的武打片,没有替身,全部自己高难度完成的武术动作,成龙惊艳了我整个童年,让我的娱乐生活都充满了期待。还有《包青天》、《康熙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等,优秀的作品,让我明白人生百态,各有各的辛酸苦辣,让我也向往江湖,崇拜中国功夫。我见过美的事物,我见过真正赞颂中国人的作品,我不能接受《雄狮少年》,不能容忍影视圈颠倒黑白,侮辱观众,用各种丑陋的面孔,粗略的演技来敷衍观众。
我渴求高品质的影视剧,如《觉醒年代》、《山海情》等,我期待中国文化打造出自己的标杆,我依然对我们的影视圈充满期待,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我们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不卑不亢屹立于世界之林,依靠的就是工匠精神和中国力量。中国人的审美从来就不是眯眯眼,中国人的力量,从来都不是谄媚,中国人的未来,也绝对不是自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