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天,中国又一传统佳节——元宵节就要来临,你准备好了吗?是不是因为工作繁忙还要加班?是不是因为没太多心情就把它当普通双休一般过算了?
记得小的时候,最盼望的假期是春节了,美食、新衣的满足自是一种满足,完全的自由空闲,祝福、礼物象春晚节目清单一样数了又数,回味了又回味,幸福的童年、少年就是这样被回忆定格——在节日里总是能得到更多的疼爱和关注。而在被视为春节即将结束马上就要进入正轨生活的重要节点——元宵节,往往被我们兄弟姐妹过成了狂欢日。
在这一天里,吃汤圆自是不必细说,甜的、咸的、红豆、芝麻……各种馅仁各种口味,总要吵着结亲吃个遍。吃完过后的节目总是特别“嗨”,平常总拿“女孩子要有淑女相,少在外面疯玩”为教条的母亲,在这一天总是额外开恩,赶我们出去玩,不到天黑不归家。老家传说,在元宵节当天跑四方、走四方,尽情玩耍就能“驱病避邪”,保全年健康。所以妈妈每年在这天总是放下一切,号召组织全家集体出动游玩,寻亲访友。
那时候似乎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但总会有自发成立的“舞龙灯”“踩高跷”“舞狮子”“汗船”等民间艺术小团体在近处乡里邻里拜年,夸张的妆容,自创的歌剧,简短的动作,几句福的话送上来,主人总会意思一下小小打发,这在我们老家就是送上门的节目了。一进村,小孩子家家总会随一路,走一路,调皮的家伙会扯扯人家的戏服,蹭蹭人家的狮子头什么的,甚至钻进“汗船”一探究竟,乐子伴一路。
记忆中的元宵节,我们穿着新装,结伴游玩,四处探奇,总是美美的。待天黑走进家门,迎接我们的会是一大桌美味,还有父亲的一番嘱托,类似于春节假期总结,父亲会说“假期就要结束了,今天割掉‘年尾’,明天起,要收心,认真学习 ……”云云。听到“学习”,瞬间就会意识到“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种真理。
又到元宵节了,想起当时父亲的讲话,那何尝不是元宵节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意义?新年伊始,对在家享受假期的孩子一番叮咛,满怀憧憬,踏上征程,再展学业,除了带给我们快乐,这恐怕是元宵节做为割“年尾”仪式最具价值的存在。
细细查看元宵节的来历,得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人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如今,节日越过越多,除了中国的传统佳节,还引进了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据说,西方的节日比起中国的传统佳节更受年轻人欢迎和追捧。“情人节”当天,花店的生意超过任何一个节日,“圣诞节”前后,商场的打折活动也是深入人心。节日氛围却越过越淡,许多传统佳节都失去了原有的滋味,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这样的节日在放假安排上就特别糊弄人,和着双休一拼就过去了,更有甚者,安排加班,值班,无休无止的工作。难得休假的人们仿佛也过腻了自己的节日,对国外的节日倒产生了新的兴趣。
本文不对这种情结做过多的分析,只一点,当传言“端午节”被韩国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时,但凡是中国人,心中都翻腾起愤怒的情绪,“太不要脸了,明明就是中国人的节日”,这样的话,恐怕在每个人的心中都骂过。
我对韩国了解不多,但从韩剧中的星星点点,我能感受到韩国人比我们注重传统节日家庭的团聚。大到争取职工的休假权利,小到家庭主妇打理节日饭菜,在韩剧中都显得很隆重,一家人因为节日,惺惺挂念着要团聚在一起,在一起还要盛装出席,吃好吃的饭菜,分享生活,各家过出各自的风采。韩国人为什么要将端午节申遗,为什么会成功,或许,多过我们的不过是一点温馨的想法,一点过日子的人气。
申遗事件只是乌龙,重要的是,文化氛围,过好传统佳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的象征。
过节只是过节,上升到多大的爱国情怀就显得有些矫情了,但生活对于我们老百姓,过什么?不就是过人气吗?平常因为忙于各种工作不得在一起的家人趁着节日,我们聚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鼓励,说着只有家人才能说出口的体贴话,我们平凡的人要的不就是这种爱吗?
中国是世界上最为悠久文明古国,我们每个传统佳节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寄托着华厦以来的祖先的美好愿景,不可忘,不可丢。
有情人的日子就是情人节,元宵节也可是。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猜灯谜的机会联谊、约会,共好月圆,正是浓情时刻。又何必去凑西方人的热闹呢?
过好节,过好传统佳节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机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远在外地的孩子与父母见面的机会是越来越少,节日、生日就是一种提醒,回家看看,回家坐坐,和家人团聚,共话相思,这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