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中看到张爱玲的名字,引起一些往事。
中学时对张爱玲并不熟悉,只知道是个女作家,颇有一些名气。到了大学,一腔指点江山的热血,对情爱话题的小说嗤之以鼻,张爱玲之类根本入不了我的法眼。那时候有个奇葩老师钟某某,经常语出惊人,更新三观,上他的课我是一秒也不想迟到。但这个老师对张爱玲有种特别的偏好,每每提起张爱玲总是欣赏恭敬、赞扬有加,甚至还用正常上课的时间放一些根据张爱玲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倾城之恋》就是其中一部。讲起张爱玲的爱情,胡兰成的滥情、《今生今世》的轶事……那时候的文学理论课简直是一场文学大会,极大开阔我的文学视野,原本对张爱玲不入眼的“情感专家”标签也是慢慢变得正面,但终究没有真正翻开她的作品。
大四第一期,学校只开了两门撑门面的课,上不上都无所谓,况且自己顶着“考研”的借口,根本不用露面。终日里无所事事,日子也过得很无聊,后来翻到了不知道是冯唐还是谁的电子书,提起他看得上眼的小说中,张爱玲的《十八春》直显显地列在里面,于是无聊人做无聊事,第二天就去图书馆六楼翻到了这本听起来有些色彩的小说,当时想着,如果这本书有丝毫的不纯洁,我就不借,立马撒手,再也不看她的书。
谁知这书一翻开,看了几页我就陷进一种“看她要怎么写”的怪圈里,我一边看故事一边以旁观者的冷眼,分析这个作家讲故事的技巧,一步一步硬是把自己带进了张爱玲构设的故事中。原来这就是我以前完全看不上眼的恶心小说“半生缘”前身,看到后来,不仅完全拜服张爱玲的语言艺术,更加对小说中人物故事入了迷,想知道他们最后究竟怎样结局,谁又经历了什么,就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对这本听起来有些误导的《十八春》念念不忘。当时整天窝在寝室看书,也不敢让室友发现这本书的名字,怕她们以为我有不良嗜好,只能悄悄地赶紧看完,然后还回去。
看完那本书,还不死心,又找了《半生缘》来看。两种结局,两种设定,我大概是被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了,只喜欢《十八春》结局,这里也有中奇怪的原生态的情节在里面。
至此才完全颠覆对张爱玲的看法,觉得这个作家真是有两把刷子,语言功底不容小觑,讲故事的技巧也是一等一的,其故事情节虽围绕情感纠葛,但谁说不好呢?我竟然被自己曾经最恶心的书掰过来了,这是我完全想不到的事情。
这就是我对张爱玲的大致了解过程,她的一生很特别,是个才女,可惜遇人不淑,但转念一想,如果她过的幸福快乐,那哪里还有心思去专研文学语言和故事呢?文人不幸,文学大幸,幸亏你过得不好……